亚洲色欧美另类,久久99精品久久久噜噜最新章节,北条麻妃久久99精品,欧美日韩中文在线,精品国产一级,a级特黄一级一大片多人,国产成人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1120180013

政企合力念“羊”經 會寧農民發“羊”財

2019-09-12 17:24:22    祁玉潔 通訊員:李軍強

近年來,會寧縣圍繞建設“草業大縣、畜牧強縣”目標,通過引進和培育龍頭企業、創新群眾養殖模式及優化養殖社會化服務三大舉措,逐漸形成了“南牛北羊”畜牧產業區格局。羊產業走出了一條品牌化、高質量、全輻射的新路子,成為推動當地縣域經濟的支柱產業,有力推動了精準脫貧。

培育引進龍頭企業 

日前,剛剛建成的會寧中天羊業投資廠正在加緊安裝調試設備,并計劃近期正式投產運營。項目從簽約到建成投產,不足一年時間。

會寧是甘肅省羊產業大縣,過去依靠農戶散養,產業附加值極低,效益很不明顯。為了有效改變這一現狀,會寧縣在突出“三抓一對接”(持續抓品種、抓規模、抓生產)的同時,積極與國內知名羊肉精深加工企業對接,通過引進龍頭精深加工企業,帶動當地養殖產業向全產業鏈發展。

去年7月2日,會寧縣與甘肅中天羊業股份有限公司簽署《肉羊產業合作項目協議》。約定在郭城驛鎮建設年屠宰百萬只羊肉精深加工中心,改造提升全縣現有種羊場,建設肉羊繁育區、育肥區,打造肉羊繁育基地,建成新肉羊活畜交易市場,規劃飼料加工廠和有機肥加工廠等。

短短一年間,隨著協議約定的項目逐步建成落實,當地羊產業正在發生著由量到質的巨大變化。

記者了解到,中天百萬只羊肉精深加工中心是全省首個按照農村“三變”改革及“輕資產”模式由政企合作建設的肉羊產業扶貧項目。項目建設由會寧縣政府擔負基礎設施等“重資產”;龍頭企業甘肅中天羊業股份有限公司負責廠區設備等“輕資產”。項目建成后,通過租賃方式進行日常生產經營,既能大大緩解企業資金壓力,又能幫助政府在產業培育中引進高水平團隊,嫁接移植先進管理和運營模式,促進形成“政府、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互利共贏產業發展新機制,進而推動整個羊產業鏈發展。

創新群眾養殖模式 

如何讓龍頭企業盡快發揮作用,真正帶動養殖戶致富?會寧縣把產業達標全覆蓋作為精準脫貧的重要抓手,按照“20+1”養殖模式,與中天羊業簽訂《投羊收羔養殖分紅協議》,由中天羊業向貧困戶每戶投放湖羊品種的基礎母羊20只、種公羊1只,并提供全方位、全程化的技術指導。

會寧縣通過進一步完善“政府+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銀行+保險”羊產業利益聯結保障機制,帶動貧困戶大力開展湖羊養殖,并創造性地提出“2+1+0.4”融資模式,即由政府擔保貸款2萬元、扶貧專項配股資金1萬元、農戶自籌0.4萬元,中天公司每年以保證金10%的比例向農戶進行固定分紅,兩年內除向中天返還一定數量的羔羊外,其余繁殖羔羊由中天進行保底回收。此外,農戶每年還可以享受縣里配套的羊產業獎補政策。

“21只羊每年產羔70只左右,每只按700元保守計算,每年收入在4萬元左右,比以前的老品種效益好多了。”面對記者采訪,貧困戶唐曉斌掩飾不住內心的喜悅。

唐曉斌是劉寨鎮李塬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前年,在幫扶責任人的扶助下,他自籌4000元,并順利申請到政府擔保貸款2萬元、扶貧專項配股資金1萬元,從中天羊業引進了21只湖羊。如今,老唐不僅自己養羊致富了,而且經常為村民養殖進行技術指導。

會寧縣農業農村局負責人告訴記者,引進中天羊業,目的就是通過發揮企業的資源和技術優勢,帶動全縣肉羊產業發展。“通過‘政府+龍頭企業+合作社+貧困戶+銀行+保險’全產業鏈扶貧模式,鼓勵建檔立卡貧困戶大力發展肉羊養殖,提高貧困戶產業覆蓋率和達標率。”

針對常年外出務工以及沒有勞動能力農戶,會寧縣還“量身打造”,探索出合作社代養模式。該模式使代養合作社上接中天羊業,下聯貧困戶,不僅引進中天湖羊,還復制中天養羊模式,應用中天養羊技術,進一步擴大肉羊產業覆蓋達標率,輻射帶動周邊鄉鎮肉羊產業快速發展。

截至目前,會寧縣通過“20+1”模式,已在大溝、四房、劉寨、新塬、新莊、土門、土高、柴門等八個鄉鎮選定湖羊養殖戶975戶,投放湖羊種羊20475多只。

 優化政府全程服務 

“圈里21只湖羊已經下了40只羊羔了。”土高鄉貧困養殖戶周進彥說,“養湖羊快2個年頭了,第一茬羊羔每只賣了700多元,第二茬羊羔飼養的好,價格更好,每只賣到了800多元。引進21只湖羊兩年實現收入4萬多元,今年我家一定能脫貧。”

周進彥的脫貧自信源自一條由政府、銀行、龍頭企業、保險公司、合作社和農戶共同搭建起來的產業鏈。

為解決貧困戶發展養羊資金不足問題,會寧縣與當地農業銀行合作,為貧困戶量身定制了“喜羊羊”產業貸。通過政府主導、銀行進行信貸支持,大力促進農戶開展湖羊養殖。

全縣財政每年列支技術服務費、防疫服務費,聘請專家、教授和專業技術人員與中天羊業技術專家一起組成團隊,為全縣肉羊產業品種選育、科學養殖、精深加工、品牌營銷等提供技術支持。縣獸醫技術服務人員對合作社、養殖大戶逐個開展全年常規化防疫與季節性集中免疫,分片包鄉、蹲點合作社進行社會化防疫服務。

此外,會寧縣還通過政策性補貼,大力推廣湖羊基礎母羊保險,貧困戶所養湖羊保費大部分由縣里承擔,有效降低了貧困戶養殖風險,進一步調動貧困戶發展湖羊養殖的積極性。

隨著養殖模式的不斷優化,截至2018年底,全縣存欄肉羊已達312萬只,肉羊養殖戶接近3萬戶,其中貧困戶占50%。2019年,會寧縣計劃依托“牛羊蔬菜”三大脫貧致富產業,減少貧困人口7052戶32615人、貧困村69個,貧困發生率有望下降到1.15%,并最終實現歷史性的整縣“脫貧摘帽”。

陜ICP備13005735號-1 農業科技報社版權所有 聯系電話:029-87031703 m.kolcatapizz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