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9-11 17:53:46
發展家庭農場迎來最新政策利好9月9日,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等11部門聯合發布了《關于實施家庭農場培育計劃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兑庖姟分赋?,要堅持家庭經營在農村基本經營制度中的基礎性地位,鼓勵有長期穩定務農意愿的農戶適度擴大經營規模,發展多種類型的家庭農場,開展多種形式合作與聯合。
△農業農村部網站截圖
《指導意見》明確,到2020年,支持家庭農場發展的政策體系基本建立,管理制度更加健全,指導服務機制逐步完善,家庭農場數量穩步提升,經營管理更加規范,經營產業更加多元,發展模式更加多樣。到2022年,支持家庭農場發展的政策體系和管理制度進一步完善,家庭農場生產經營能力和帶動能力得到鞏固提升。《意見》還提到,要鼓勵各地立足實際,確定發展重點,創新家庭農場發展思路,務求實效,不搞一刀切,不搞強迫命令。要引導家庭農場根據產業特點和自身經營管理能力,實現最佳規模效益,防止片面追求土地等生產資料過度集中,防止“壘大戶”。
全國87.7萬個家庭農場主
已是真正的職業農民
業內普遍認為,家庭農場是最適應農業特點且最有效率的農業主體之一。
隨著家庭農場的快速發展,其經營范圍已從主要限于生產環節逐步走向多元化發展。不少地區的家庭農場正從糧經結合、種養結合發展到一二三產業融合。例如:江西省上栗縣福田鎮江洲家庭農場,每到周末就游人不斷,人們充分享受農耕文化的樂趣。當地不斷壯大休閑農業、農產品加工等產業,把家庭農場打造成農產品生產、加工、觀光、采摘基地。僅2018年,上栗縣就新增市級示范家庭農場8家。
清華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副院長張紅宇說:“目前,我國家庭承包經營農戶有2.3億戶,經農業部門認定或工商注冊登記的家庭農場數量已超過87.7萬戶。家庭農場從承包農戶中孕育而生并發展壯大,對其他農戶的生產經營有帶動作用。”
據此前農業部門對全國3000多戶家庭農場的跟蹤監測,其年平均純收入不僅遠高于普通農戶收入,也高于城鎮居民人均收入,家庭農場主已是真正意義上的職業農民。
中小養殖戶
將發展成為現代家庭養殖場
《意見》指出,健全土地經營權流轉服務體系,鼓勵土地經營權有序向家庭農場流轉。把符合條件的種養大戶、專業大戶納入家庭農場范圍。鼓勵各地結合實際發展種養結合、生態循環、機農一體、產業融合等多種模式和農林牧漁等多種類型的家庭農場。
基于中國的現實國情,不論未來規模化如何發展,必然是存在著相當一部分小農戶和家庭農場,來從事農業生產活動的。以本次生豬產能產生缺口為例,國家除了鼓勵大型規模的養殖場,也對中小養殖戶提出了一定要求。中長期來看,我國生豬養殖規模程度不斷提高,但中小養殖戶特別是家庭養殖場(年出欄300-1000頭)仍是我國生豬供應主要力量。未來5年,中小散戶及家庭養殖場仍是我國生豬出欄主力,合理引導本地區家庭養殖農場,提高其環保意識養殖水平,才會有利于我國豬肉供應穩定和養殖水平提升。
建立健全政策支持體系
破解家庭農場發展難題
隨著經營規模的擴大,家庭農場發展面臨著土地、資金等要素制約。土地方面,農民“惜地”思想仍一定程度存在,不少家庭農場主存在租地難、租地貴等困難。同時,家庭農場對曬場、倉儲、機庫等用地需求大,但設施用地指標獲批較難。
資金方面,季節性投入特別是支付租金和購買農機等支出明顯增加,不少存在貸款難、貸款貴的問題。
隨著《意見》的出臺
這些問題有望得到解決
↓↓↓
在用地保障方面: 《意見》提出,利用規劃和標準引導家庭農場發展設施農業。鼓勵各地通過多種方式加大對家庭農場建設倉儲、晾曬場、保鮮庫、農機庫棚等設施用地支持。但是,堅決查處違法違規在耕地上進行非農建設的行為。
在金融服務方面: 《意見》鼓勵金融機構針對家庭農場開發專門的信貸產品,在商業可持續的基礎上優化貸款審批流程,合理確定貸款的額度、利率和期限,拓寬抵質押物范圍。開展家庭農場信用等級評價工作,鼓勵金融機構對資信良好、資金周轉量大的家庭農場發放信用貸款。
在財政稅收方面: 《意見》鼓勵有條件的地方通過現有渠道安排資金,采取以獎代補等方式,積極扶持家庭農場發展,擴大家庭農場受益面。支持符合條件的家庭農場作為項目申報和實施主體參與涉農項目建設。支持家庭農場開展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地理標志農產品認證和品牌建設。對符合條件的家庭農場給予農業用水精準補貼和節水獎勵。家庭農場生產經營活動按照規定享受相應的農業和小微企業減免稅收政策。 支持發展“互聯網+”家庭農場: 提升家庭農場經營者互聯網應用水平,推動電子商務平臺通過降低入駐和促銷費用等方式,支持家庭農場發展農村電子商務。鼓勵市場主體開發適用的數據產品,為家庭農場提供專業化、精準化的信息服務。鼓勵發展互聯網云農場等模式,幫助家庭農場合理安排生產計劃、優化配置生產要素。
新政策的出臺為眾多家庭農場吃下了“定心丸”,從保障土地經營權到強化用地保障,從完善財政稅收政策到加強金融保險服務,從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到健全社會化服務,家庭農場發展迎來了全面的政策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