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30 16:28:11 魏俊
芡實,又名菱弟、雞頭米、水雞頭、雞頭苞等,是一種名貴的滋補物,自古就作為較高檔的佳食。芡實以顆粒飽滿大小均勻、粉性足、無碎末、無皮殼者為佳。
中醫認為,芡實味甘性平,入脾、腎、胃經,具有滋補強壯、補中益氣、固腎澀精、補脾止瀉、益腎止渴、開胃進食、助氣培元之功能。人們知道,夏季時人體汗液中無機鹽類丟失很多,胃液分泌減少,降低了消化功能而食欲不振,脾胃活動功能也相對減弱。秋季時吃進大量難以消化的食物或補品,勢必加重脾胃負擔,導致消化功能失調。因此,秋季進補既要講究營養滋補,又要顧及易于消化吸收。芡實正具備了這一特點。由于芡實含碳水化合物極為豐富,含脂肪很少,因而極容易被人體吸收,其具有滋養強壯、補中益氣、開胃止渴、固腎養精等作用,并且人體經過服用芡實調整之后,再服用其他補品消化系統就能適應了。
如用芡實60克、紅棗10克、花生30克,加入適量紅糖合成大補湯,易消化、營養高、能調補脾胃、益氣養血,對體虛者、脾胃虛弱的產婦、貧血者、氣短者具有良好療效。若用芡實與瘦肉同燉,對解除神經痛、頭痛、關節痛、腰腿痛等虛弱癥狀有很大的好處。
需提醒的是,并非所有人均適宜食用芡實。芡實性澀,有較強的收澀作用,平素大便干結或腹脹者忌食。嬰幼兒一般亦不宜食用。在食用芡實時,要用慢火燉煮至爛熟,細嚼慢咽,方能起到養生療疾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