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12 16:08:30 李銳
本網訊(記者 李銳)在上世紀90年代,菊芋默默無聞,它僅僅是老百姓種在房前屋后用于制作醬菜的一種蔬菜。2002年,結合沙產業開發和荒漠化治理,現任青海省農林科學院菊芋研發中心主任的李莉帶領團隊在柴達木盆地建立了國內第一個集中連片的菊芋實驗示范基地。從50畝擴大到2400畝,再擴大到7000畝,一個集經濟價值、藥用價值、觀賞價值、生態價值于一身的新興產業從青藏高原誕生。
荒漠治理,多重效益可兼得
在距離西寧市200公里之外的共和縣沙珠玉沙地上,種植了許多防風固沙功能的植物,在這其中就有菊芋。李莉介紹,菊芋具有抗逆性強、抗旱和抗風沙、再生性極強、無病蟲害等優點,尤其是對土壤要求不嚴,一些不宜種植其他作物的土地都可生長。
青海珠峰菊芋節水灌溉研究示范基地。
青海省農林科學院生態研究中心主任張登山告訴記者,以前的防沙治沙,主要是選擇喬木、灌木實施治理,起到了防風固沙作用,發揮了很好的生態效益。但是,要想生態可持續得到保護,就要想暨能發揮生態效益同時又能兼顧經濟效益的植物。在種植的沙障內,種植菊芋進行治沙,既可以起到防風固沙的生態效益,又可以發揮治沙植物資源利用的經濟效益,把流沙治理后變成土地資源,發展沙產業。
青海省沙化土地1.2億畝,按能治理的沙地1/30計算,為400萬畝,這個面積相當于青海省耕地面積的一半。“在沙地種植菊芋成本很低,一畝菊芋種子在200多元,后續自然生長,不增添任何費用。2018年的實驗數據顯示,沙珠玉沙地上種植的菊芋最高有1.2米,塊莖最大達0.5斤以上,畝產在2000斤以上。雖然沙地種植菊芋株數較少,與普通農田種植菊芋相比產量低,但將菊芋引進荒漠化治理,為生態修復和高原沙產業發展探索了新的途徑。”張登山說。
生態修復后的沙珠玉沙地。
精深加工,菊芋全身都是寶
2002年,在李莉帶隊建立第一個菊芋實驗示范基地的同時,第一家以菊芋為原料加工菊粉的企業隨之落戶青海。
2016年,以加工冬蟲夏草菌粉的青海珠峰蟲草藥業集團開始接觸菊芋,并產生了興趣。“集團與菊芋結緣是因為在研究冬蟲夏草發酵培養原料時,發現菊芋對冬蟲夏草真菌菌種生長有促進作用。”青藏高原冬蟲夏草培育開發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發中心主任王玉華說。
漫漫黃沙中點綴著一株株菊芋,綠色與黃色相映,成為騰格里沙漠中的一道風景。這就是青海珠峰在內蒙古阿拉善左旗建立的菊芋節水灌溉研究示范基地和育種基地,集團也成為青海省第二家涉足菊芋產業的企業。集團總經理何曉軍告訴記者,集團以菊芋全株利用為核心打造的“種養加一體,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全產業鏈生態發展模式。目前,集團在菊芋加工產品方面,菊粉生產工藝成熟,以菊芋為原料的代餐粉、菊芋酒、菊芋飲料、菊芋袋泡茶、菊芋果糕蜜餞等產品均已完成產品研發和企業標準備案,等待投產上市。同時,菊芋田園綜合體的規劃建設也已提上日程。
在菊芋種植研究方面與青海珠峰集團合作的李莉說:“菊芋的價值跳出了蔬菜范疇,全身都是寶。菊芋塊莖可以加工菊粉及開發系列食品,莖桿以及塊莖提取菊糖后的菊芋渣可以開發畜禽專用復合飼料、飼料添加劑,葉片可以提取生物活性物質做生物農藥,菊芋花可以提取色素或加工成茶,嫩葉可以做菜。”
朝陽產業,千億市場在未來
菊芋被聯合國糧農組織官員稱為“21世紀人畜共用作物”。多年以來,菊芋以生態價值、菊芋產品高附加值、健康價值吸引了眾多科研人員的關注和投入,已經在我國形成種植和養殖、疾病防治、精深加工的產學研體系和產業鏈雛形。
“2007年,青海省農林科學院成立了國內第一家菊芋研發中心。十幾年來,中心收集菊芋品種資源達500多種,鑒定成果30項,審定菊芋新品種4個,出版《菊芋》專著1部,發表論文70多篇,并制定了菊芋行業標準。可以說,我國的菊芋種植、科研在世界是領先的。”李莉說。
菊芋產業是涉及養殖業、種植業、加工業、食品、醫藥和生態環境保護的新型產業。據估算,我國菊芋種植面積在10萬畝左右,僅菊粉年加工量在三四萬噸。統計數據顯示,中國居民膳食纖維攝入普遍不足,能達到每天25克適宜攝入量的人群不足5%。作為可溶性膳食纖維,菊粉及菊粉果聚糖是重要的維持健康的膳食因素,特別對于醫療成本最高的心臟病風險因素具有顯著的控制作用。若將菊粉作為補充一部分纖維素的來源,保守估計每年需要菊粉達200萬噸以上,產值能達到千億元。
目前,我國菊芋加工企業有20多家,青海省僅有兩家。從菊芋產業發展來看,李莉認為:之所以菊芋產業發展緩慢,究其原因是人們對菊芋的認知不夠,菊芋種植地域分散,導致菊芋產業規模小,企業穩定性差,投入量不夠。因此,需要開發菊芋的全價值,做菊粉、做醬菜、做飼料、做食品的企業越多,產品就越多,人們的認知度就越高,越能促進產業的快速發展。
菊芋是個小作物,但是個大產業。2019年3月,從事菊芋和營養健康研究的科研單位和院校、推廣機構、企業等聯合成立了中國菊芋產業聯盟,力爭建設一個有中國特色的產學研平臺和模式,助力菊芋全產業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