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12 15:31:21
西部網訊(陜西廣播電視臺《陜西新聞聯播》記者 張林逸 焦冠華 孫博 范增輝)說到花椒的麻辣,大家可能會想到成都、重慶,但卻很少有人知道,全國花椒每六顆中就有一顆產自陜西韓城。如今,韓城花椒闖市場不再靠數量,而是拼質量,在越拉越長的產業鏈上實現“七十二變”,賺足附加值。
游客:“花椒我之前也吃過,酸奶也喝得不少,但是花椒酸奶我是第一次聽說,所以今天和朋友們過來嘗一嘗,它這個吃起來有花椒的麻香,有酸奶的酸甜,吃起來感覺還蠻好的。”
喝口花椒酸奶,來一杯冰麻爽口的花椒啤酒,走時再帶上花椒芽菜和花椒茯茶的伴手禮。韓城花椒系列產品目前已形成30多種產品,橫跨食品、洗護以及養生等多個領域。小小花椒“七十二變”,得益于韓城對于花椒產業的重視和支持。韓城花椒種植由來已久,但長期以來,偏重于單一種植方式,附加值不高。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當地政府認識到,要讓產量優勢變成質量優勢,必須深度轉化、延長產業鏈。
韓城市花椒研究所副所長王衛平:“花椒含有多種揮發油,具有天然的獨特的麻香味,除了可以作為調味品之外,還具有殺菌 、去異味等功效,所以我們在日用化妝品,以及養生保健品方面也做了很多研究。”
為支持花椒產業發展,韓城市加大在專業人才引進、科學研發和產品推廣等方面的投入力度。目前,花椒相關科研機構和加工企業達到30多家,國家級花椒產業園區以及國內高端全自動化生產線相繼投入使用。在為康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花椒粉、花椒油等多條生產線運轉,將花椒“吃干榨凈”。
陜西為康經營副總經理劉欣:“我們目前的話,總的年銷售額大概在兩到三個億,同時也雇傭了很多當地的勞力。”
花椒產業鏈的不斷延伸,讓有機種植、深度加工、產品研發水平同步提升。為從源頭上鼓勵椒農科學務椒,新栽植的椒苗都是由科研機構優化培育后統一發放,一畝地給椒農補貼兩三到百元。同時采取公司+合作社+農戶的生產模式,讓椒農種植和企業深加工生產需求無縫對接。
韓城市芝陽鎮迪莊村村民陳幫兵:“我種了有30多畝花椒,去年摘了3000多斤,毛收入就是十四五萬,政府一年對沒掛椒的新樹,一畝地給200塊錢,咱們的花椒銷售也不是問題。”
據了解,2018年,韓城花椒產量達到2700萬公斤,實現三產產值達到35億元,12萬椒農僅花椒一項人均收入達2.25萬元。
韓城市花椒局副局長李曉江:“不斷提升韓城大紅袍花椒的知名度,進一步加強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等高校,十三香以及火鍋集團等知名企業的交流合作,持續加大在專業人才引進,科學研發,產品推廣等方面的投入力度,真正打造綠色健康,可持續的花椒產業發展鏈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