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08 15:24:00
查看蘋果生長情況
農業科技報社全媒體記者 唐艷麗 姚語 王朝陽
產業旺才能經濟興。近年來,陜西長武依托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和蘋果栽培原產地域保護區,蘋果產業得到長足發展。截至目前,長武蘋果發展到24萬畝,掛果面積16萬畝,產量達到24萬噸,產值15億元,以蘋果為主的果業成為當地農民增收和脫貧致富的主導產業。
為了綠色發展和提質增效,長武縣按照農業供給側改革要求,加大結構調整,大力實施標準化管理,采取公司+農戶+土地流轉的模式大力發展蘋果產業,先后建成了天豐公司、長凌公司、三豐公司等一大批萬畝雙矮蘋果示范園區,推動長武蘋果產業向著標準化、規模化、機械化和智慧化的方向發展,依托“現代果園項目”積極推廣以“大改形、強拉枝、巧施肥、無公害”為主的四項關鍵新技術,大力提高果品質量,同時,配套產業建設不斷加快,產業化水平也在持續提高,一系列蘋果產業創新發展模式紛紛實施,為加快蘋果產業轉型升級貢獻力量。
7月24日,農業科技報陜西千億級蘋果產業全媒體采訪團走進長武縣,從果園基礎管理到果品產業鏈延伸,從老果園改造到智慧果園的建設實施,深入了解長武縣在發展蘋果產業上取得的顯著成績。
蘋果溯源為舌尖安全買份保險
“我們的果園目前采用了一套由楊凌農業云公司提供的蘋果溯源系統,顧客在吃到我們的蘋果時,只需掃描一下箱子的二維碼,這一箱的蘋果從開花到采摘,所有的生產環節都會顯示出來。”陜西長凌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楊建輝對記者說。
長凌農業作為一家致力于“綠色、無公害、有機”的生產企業,把提高產品的有機質含量,做有機無公害農產品作為生產標準,生產基地采用密植、高產、水肥一體化等多項先進技術和模式,不僅提高了農產品的質量,達到了“世界蘋果標準化生產的要求”,而且對長武及周邊蘋果產業的快速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作為一家占地380畝的蘋果標準化生產示范基地,最讓楊建輝津津樂道的是蘋果栽植基地采用了一套蘋果溯源系統,100個高清攝像頭,為長凌農業農產品追根溯源提供了有效保障,這套來源于陜西楊凌的溯源系統,更是為廣大群眾舌尖安全買了份保險。
楊建輝告訴記者,長凌農業引進了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自主研發的瑞雪、瑞陽兩個蘋果新品種,公司自成立至今,探索出了“公司+高效+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積極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白水蘋果實驗站進行合作,依靠楊凌的農業科技,聘請行業專家教授,先后在長武地區進行蘋果種植技術培訓10余期,培訓果農2000余人次,為當地蘋果產業發展培養了一批專業型的技術人才,大大提高了當地的果園管理技術水平,先后帶動農戶100余戶,帶動種植面積5000余畝,為促進鄉村產業振興發揮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受到了種植戶和當地政府的高度評價和認可。
截止2018年底,陜西長凌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共向長武縣亭口鎮樊羅村的55戶貧困戶發放扶貧資金13萬余元,為長武縣亭口鎮的脫貧攻堅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智慧果園開啟蘋果生產新模式
走進位于長武縣亭口鎮胡堡村的長武縣三豐雙矮蘋果智慧產業扶貧現代示范園,一片標準化的雙矮果樹整整齊齊的排列在道路兩邊,四十余個高清攝像頭像四十雙眼睛,監視著這里的一枝一葉,這片根據立桿扶植高標準化栽植模式,實現節水灌溉智能化、果樹管理精細化、果園作物機械化的示范園,開啟了長武縣智慧農業的“先河”。
長武縣三豐雙矮蘋果智慧產業扶貧現代示范園是長武縣果業中心2016年通過招商引資支持建設的,園區在建設中先后邀請北京大學大數據研究中心主任吳嵐教授團隊和中國農科院北京智慧農業首席科學家吳文斌教授團隊來園區調研、規劃、指導。
據該公司負責人文娟介紹,該產業園將“互聯網+物聯網+基地”技術應用于現代果業生產中,與此同時長武縣決定打造一個高科技現代果業扶貧智慧園區,采集分析果業(測土配方施肥、土壤墑情、果園小氣候、耕地質量、葉片營養診斷、凍害預警、病蟲害防治、產品質量)等大數據,將采集到的數據反饋到大數據平臺,通過數據分析將科學數據直接應用到現代果園管理當中去,指導生產和營銷,從而達到節本增效、科學作務的目的,實現“果樹認購、果實定制”,助力脫貧攻堅。
作為一家集新型綠色、無公害、有機為一體的大型可持續發展的現代化生態農業綜合體,該公司采用“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的運營模式,進行訂單生產、實行統一銷售、建立統一標準、樹立地域品牌,公司投建的“410畝有機雙矮密植蘋果種植基地”項目,將帶動周邊數百戶果農及專業公司按照新型種植模式,進行蘋果種植。
"互聯網+"電商銷售助力脫貧攻堅
“我們公司主要是通過線上線下全方位對長武蘋果進行銷售的,蘋果還沒成熟我們就做預售,效果特別好,如果遇到節假日每天銷售量能達到一千箱左右,我們的銷售平臺比較多,效益也特別好。”長武紅果天豐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負責人何婉珍對記者說:“目前,我們公司通過電子商務銷售平臺,幫助貧困戶進行銷售蘋果,目前,跟我們合作的貧困戶也有400多戶。”
一走進長武紅果天豐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店鋪大門,入眼便能看到一個偌大的電子屏幕,顯示著該公司在京東平臺上的店鋪界面,“長武紅”蘋果10斤裝包郵69.9元每箱,簡單的一個線上銷售平臺,卻透視著長武蘋果多元化的銷售渠道。
長武紅果天豐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作為咸陽天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旗下電子商務公司,在“互聯網+”扶貧模式上不斷探索,取得了顯著成效。記者了解到,目前,該公司建立了八大線上銷售平臺:即公益中行銷售平臺、京東“中國特產·長武館”、京東“長武紅·扶貧館”、淘寶“長武紅”店、長武紅蘋果助農微店、工行融e購金口碑店、尋秦集旗艦店以及自建天豐商城,實現了線下線上相結合的“互聯網+”銷售模式。
公司積極投身脫貧攻堅主戰場,2017年電商扶貧“公益中行”與五鎮一辦2602戶8428人貧困戶簽訂代理協議,網上銷售農產品300多萬元,貧困戶戶均分紅98.66元。“三變模式”帶動洪家鎮23個村445戶1302人貧困戶產業資金入股;“產業模式”帶動長靈、柳楊兩村40戶貧困戶119人脫貧。
公司負責人洪志峰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長武紅”蘋果產業目前已經帶動貧困戶1082戶3201人脫貧。下一步,他們將帶領貧困戶從科技扶貧到產業扶貧、電商扶貧等大力發展蘋果產業,帶領村民走向致富的道路,把長武蘋果品牌打響。
為鼓勵支持果品企業、合作社、營銷大戶、創業青年、果農在淘寶、天貓、京東開設長武蘋果微店銷售蘋果,縣果業中心、供銷聯社、縣商務辦還聯合舉辦了電子商務培訓班12期。目前,長武縣已有電子微商126家,電商扶貧也取得了顯著成效。
實習編輯:于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