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06 08:45:00
北京密云的“山里寒舍山里寒舍”
如今,如何多元化盤活閑置農房,成為破解“三農”問題的重要手段。數據顯示,目前全國有7000萬套鄉村閑置房屋,百萬億元農村土地資產有待盤活。
對此,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支持政策,結合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試點、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實施、農村土地整治和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等工作,采取有力措施,積極促進農村閑置宅基地盤活利用。時下,閑置農宅盤活,這四大發展形態前景可觀。
藝術孵化
這種形態源于農民將自己閑置的農宅租賃給藝術家,逐漸產生藝術家集聚的規模效應,最終形成一個特色的藝術創作村落。
北京的宋莊是國內此種形態的代表,自1994年以來,全國各地藝術家聚集宋莊,使這里成為中國最大的藝術家集聚地。村民幾乎家家都改建了供藝術家租用的工作室。這些工作室,連同后起的藝術館群一起成為宋莊旅游的核心競爭力,圍繞藝術創作而延伸的旅游產業鏈條也不斷拓展。
田園綜合養老
這種形態與藝術孵化聚落相似,同為將農宅進行出租,但是吸引的人群不同,田園養老社區主要吸引的是城市銀齡階層。
浙江杭州天目山腳下的許多村落便利用閑置的民居接待夏天前來避暑的老人,已經成為遠近知名的銀齡避暑勝地。
度假鄉居
其核心理念是“一個鄉村就是一個野奢度假綜合體”以及“閑置農宅的整體改造與度假化利用”。這種形態對農宅的要求較高,除了以村落為單位的房屋空置率要超過80%外,最好還是傳統的老院落,并且生態優良、環境幽靜。
典型代表是北京密云的“山里寒舍”,由古村落改造而成的鄉村生態酒店群,具有鄉村的原始生態特征,每一間房舍外表都保留農家樣貌,內部精裝修,奢華與樸素混搭,舒適和自然結合,將城市化的星級酒店享受與鄉村自然寧靜的生活自然融合。
文創民宿
這種形態以鄉村環境為基礎,以文化創意為出發點,一方面相對較適合歷史底蘊深厚、文化特色突出、村域內擁有較為豐富的歷史文化遺存、村落傳統肌理尚存的村落;另一方面即便不具備以上條件,只要有典型鄉村的氣質,通過文化創意的演繹,同樣會產生很好的效果。
農村宅基地的功能作用已經被放大,原先保障農民居住屬性為主的宅基地,有條件地區的農民可以從中獲得商業收益,成為增加財產性收入的渠道。(據央廣網)
實習編輯:于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