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05 09:47:00
科技特派員韓秀濤正在查看蘋果生長情況
采訪團與張炳貴合影
山地蘋果豐收在望
橫山區山地蘋果坐地苗示范園
農業科技報社全媒體記者 劉欣 王朝陽 實習記者 張慧 郭媛媛
陜西省榆林市橫山區地處陜北黃土梁峁丘陵區北端,毛烏素沙漠南緣,是國家能源化工基地以及“西氣東輸、西煤東運、西電東送”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山地蘋果的優生區。
近年來,橫山區緊緊抓住被列為陜西省優質蘋果基地縣的大好機遇,按照“優化結構、擴大規模、增加產量、提升質量、科學管理、品牌帶動”的發展思路,以規模擴張、果品增產、果業增效、果農增收為目標,以轉變果業發展方式為主線,以完善支撐保障體系為重要抓手,著力推進區域布局合理、生產技術規范等山地蘋果產業體系,全面提升山地蘋果產業現代化水平,著力實現“果業興、果農富、果鄉美”的目標。在橫山政府及人民的不懈努力下,去年9月份,橫山退出貧困縣序列,產業扶貧取得一定成效。
橫山作為陜西優質蘋果產業發展基地,2018年全區蘋果總產量達到9.3萬噸,總產值2.98億元,蘋果種植區農民人均蘋果收入2483元,全縣蘋果收入1萬元以上的農戶達到153戶。7月16日,農業科技報陜西千億級蘋果產業采訪團走進榆林橫山,全面了解橫山蘋果產業的發展歷程。
標準管理——
讓沙地果樹結出“甜蘋果”
“你看,雖然我這果園建在沙地上,但是我的果園全部采用標準化管理,果園效益也不錯。”今年79歲的張炳貴是榆林橫山蘆河果業開發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當天,他來到蘋果園內鞠起一把沙子向記者展示了這片沙地的樣貌。
2000年退休的張炳貴,本著“奉獻余熱,為荒沙披綠”的理念,承包了趙石畔國營林場300畝低產林改造工程,為實現山地蘋果坐地苗示范園建設的夢想而不懈奮斗。經過辛勤勞動和300多萬元的投入,把低矮稀疏的“老漢林”改造治理成初具規模、管理規范的花果園,同時加強水、電、路、網、池、庫等基礎設施建設,實現了配套設施一體化。
在橫山區,像這樣標準化管理的果園還有很多。近年來,橫山區嚴格執行《榆林山地蘋果標準化生產技術規程》,大力推廣老果園管理的“大改型、強拉枝、巧施肥、無公害”四項關鍵技術。按照“一畝掛果園兩頭豬”的要求,全力抓好20萬頭豬、160萬只羊養殖業發展,大力實施果畜配套果園建設,積極發展林下養殖業,推動果畜結合向縱深發展,走有機循環可持續果業發展之路。同時,不斷提升科技支撐能力,持續加強與西農大等科研院所和省、市業務部門的合作交流,切實提高果業科技水平。設立果業技術服務中心,充實配備專業技術人員,進一步優化人才結構。縣財政設立專項培訓經費,在農業、科技部門指導下,不斷加大技術培訓力度,定期組織科技人員外出考察、進修培訓,同時做好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鄉鎮區域站及專業大戶的培訓工作。建立外聘專家和具有豐富的管理生產一線技術骨干數據庫,大力推廣禮泉縣“一鄉一支果農骨干隊伍、一村十名果農骨干、十戶一名技術教員、一戶一名技術明白人”經驗,切實解決果業科技到村到戶“最后一公里”問題。
人才培育——
做農技人員的培育基地
在橫山縣豐隆果業有限責任公司占地80余畝的果園里,科技特派員韓秀濤正在查看蘋果長勢情況,他指著一棵結滿蘋果的樹對記者講到,“這個園子是橫山區農廣校的實訓基地,連年承擔市、區有關部門舉辦的技術培訓,先后培訓果農和農技干部近千余人。”
橫山縣豐隆山地蘋果示范園地處橫山區橫山鎮李界溝村,由橫山縣豐隆果業有限責任公司承擔建設,是榆林市山地蘋果無公害生產示范基地,是科技人員和群眾合作創業的典范,主栽品種為富士優系。
作為橫山科技培訓基地,橫山豐隆山地蘋果示范園在橫山蘋果產業發展上的作用越來越大。
該園自建成以來,嚴格執行榆林市山地蘋果標準化生產技術規程,引進先進的栽培技術,結合當地實際,科學栽培。先后在土肥水管理方面,配套節水灌溉系統,采用自然生草的土壤管理制度,足施有機肥,免施化肥;病蟲害防治方面,制定科學的防控方案,綜合采用農業、物理和生物方法,藥劑全部采用生物源和礦物源農藥,安全高效;花果管理方面,嚴格疏花疏果,人工授粉,果實套袋,鋪設反光膜;整形修剪方面,采用主干形向開心形過渡樹形,全面實施強拉枝,冬剪、夏剪相結合,突出夏季管理,樹體結構合理;防災、減災方面,配建防雹系統,科學防泛樹體凍害和晚霜危害。該園2015年進入豐產期,在無嚴重晚霜危害情況下,畝產2500—3000公斤,商品率達到93%以上,優果率達到73%以上。由于當地光照充,晝夜溫差大,管理精細,產品品質優秀,深受消費者青睞。
記者了解到,橫山豐隆山地蘋果示范園是橫山區山地蘋果產業建設的示范基地和實訓平臺,是橫山區農廣校的實訓基地,為推動優質蘋果示范基地建設和產業扶貧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貢獻。
實習編輯:于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