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29 21:52:53
楊凌因農而起,也必因農而興。近日一則喜訊令農科城兒女備受鼓舞。繼先正達種業育種技術中心項目落戶楊凌之后,又一重磅來襲,世界農業巨頭科迪華也落戶楊凌了!
7月23日,楊凌示范區黨工委書記李婧會見了科迪華農業科技大中華區總裁黃田強一行,雙方就集全球優勢資源、在楊凌建設科迪華(楊凌)試驗示范基地進行座談,并共同出席楊凌示范區管委會與山東登海先鋒種業有限公司入區項目簽約儀式。科迪華楊凌種業研發基地的落地實施,是楊凌示范區在現代農業發展,特別是種業發展歷程中的又一次重大突破,將為打造西部種業“硅谷”,建設種業強國貢獻“楊凌力量”。
鳳凰不落無寶之地,從楊凌與科迪華結緣,到科迪華楊凌種業研發基地落戶于此,可以說,這是對楊凌速度與楊凌誠意的最好詮釋。
其實,早在2018年6月21日,李婧在會見種業機構和國際種業公司考察團時,向陶氏杜邦介紹了示范區和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種業科技創新成果,并就加強雙方在種業領域的緊密合作進行洽談;同年11月6日,科迪華農業科技、陶氏杜邦農業事業部就與中國(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楊凌示范區管委會正式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在“政府主導、企業運作、協力發展”的原則指導下,雙方將積極響應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糧改飼”的號召,加速推進中國農業實現產業化、現代化以及可持續發展的步伐。
2019年3月1日,科迪華(楊凌)農業技術培訓中心揭牌暨首期培訓班開班儀式在楊凌自貿片區國際農業創新港舉行。揭牌儀式前,楊凌示范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常務副主任李九紅會見了科迪華農業科技大中華區副總裁兼種子業務總經理王建平一行,雙方就在國際農業創新港設立培訓中心及進一步拓寬合作領域事宜進行洽談。
由此可見,科迪華落戶楊凌,也是一次意料之中的事。
科迪華到底有多厲害?提起科迪華,業內人士稱其為世界農業巨頭。那么這個企業到底有多厲害呢?
科迪華農業科技
科迪華農業科技是從原陶氏杜邦公司分拆獨立上市的農業高新科技企業。
2019年6月3日,科迪華農業科技宣布完成從陶氏杜邦公司的拆分,獨立上市成為專注于農業科技的公司,覆蓋種子和作物保護兩大市場領域。
科迪華結合了杜邦的種子業務與陶氏的化學產品和生物技術部門,傳承了來自杜邦先鋒、杜邦植物保護和陶氏益農在農業實踐和科學研究上歷經兩百年所積累的思想和知識,業務范圍覆蓋全球130多個國家和地區,并設立了150多個研發機構。
目前,科迪華農業科技已形成完整覆蓋種子、作物保護和面向未來的數字農業科技三大核心業務。2018年,科迪華凈銷售額為140億美元。
科迪華與楊凌將開展哪些方面合作?
一串串數字的背后,足以表明這個世界農業巨頭的頭銜并非空穴來風。那么如此厲害的科迪華與楊凌將擦出怎么樣的火花?小布了解到,科迪華楊凌種業研發基地建設內容主要包括種業研發、植物保護和展示觀摩三方面展開。
種業研發方面:科迪華農業科技將利用自身擁有的全球優質玉米種質資源,結合玉米生產實際需要,成立玉米研發團隊,依托楊凌基地建設,引進國外優良的自交系與當地資源結合,通過研發試驗,在保留當地材料適合當地條件優勢的同時,使新品種具有更高品質、更高產量的優勢。同時,針對陜西春播旱區,引進和研發新的耐旱玉米新品種,提高干旱地區的玉米產量水平,培育高效、高產、適合機械化生產的飼用玉米和青貯玉米新品種。
植物保護方面:利用先進的無人機及科迪華植保產品與技術完成基地內作物病蟲害防治。針對來勢兇猛的入侵害蟲草地貪夜蛾設置第一道防線——科迪華路明衛種衣劑在播種前完成二次包衣,現場培訓如何識別草地貪夜蛾并依托科迪華成熟的防治方案開展防治工作,提高防治效率,降低其危害。此外,在作物生長期,利用先進的無人機飛防完成除草劑噴施等工作。
展示觀摩方面:舉辦科迪華優質玉米品種現場觀摩會,設立新品種展示區、深松播種展示區、間作展示區、寬窄行展示區、青貯展示區及百畝高產示范展示區等6大展區,組織玉米種植大戶、科迪華合作伙伴、青貯及糧食收購商等前來觀摩學習,并邀請科迪華相關專家現場講解,力爭將觀摩會辦成國內種業界具有影響力的重要活動。
科迪華為何“相中”楊凌?
為何世界農業巨頭科迪華來楊凌布局?楊凌又是靠什么吸引項目落地于此?
或許在科迪華農業科技與中國(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楊凌示范區管委會備忘錄簽署儀式上可以找到答案。
當天,科迪華農業科技中國總裁黃田強表示:“楊凌在國際農業交流合作領域的諸多成功案例給我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我們對于此次合作的前景非常期待。與楊凌攜手,可以讓科迪華農業科技行業領先的種子、作物保護解決方案和數字農業服務為更多中國乃至全世界的農民與農戶帶來更大的價值和福祉。”
毋庸置疑,科迪華農業創新技術實力雄厚,楊凌農科教資源優渥,二者之間具有強大的吸引力和巨大的合作空間。另外,科迪華之所以落戶楊凌,與其“硬實力”也是密不可分的。
目前,楊凌聚集了“雙一流”的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等一批農業科教單位,擁有9個國家重點學科、25個省部級重點學科、近1000名科教人員從事生物遺傳育種研究工作、60個省部級以上科研平臺……楊凌正以自身攜帶的省部共建天然稟賦,朝著打造旱區“種業硅谷”的目標砥礪前行。
作為種業發展的“主陣地”和“排頭兵”,楊凌依托自身農科教特色,積極推動資本向種業領域投入,建成了一座集研發集聚、會展交易、企業孵化和商業服務等功能為一體的全產業鏈高端種業園區——楊凌種子產業園。目前,種子產業園入駐企業80余家,形成了和諧互生的現代種業發展環境。
楊凌已引進培育各類種子企業26家,其中省級“育繁推一體化”種子企業14家,是全省省證企業最為密集的地區,年種子交易總額約6億元,占全省年交易量的三分之一,示范推廣面積逾億畝,已成為西部地區最重要的農牧良種集散地之一。
不僅如此,楊凌還先后與60多個國家建立了合作關系,已建成中加、中以農業科技創新孵化中心等13個國際合作平臺和中哈、中澳等一批國際農業科技合作園區,累計為絲路沿線國家培訓農業官員和技術人員1400余人……
楊凌為科迪華帶來哪些“福利”?
特色自貿服務,近年來,作為我國自貿試驗區中唯一一個以現代農業為特色的自貿片區,楊凌將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源源不斷地輸送到絲路沿線國家,為絲路沿線國家農業注入了強有力的“楊凌基因”。此外,楊凌正全力建設上合組織農業技術交流培訓示范基地,為其高質量發展也帶來了難得機遇。科迪華需要“全球往來”,楊凌提供“全球對接”,兩者定位、發展方向高度契合,合作空間巨大。
一流的營商環境,企業發展看中的是一個城市的營商環境,科迪華也不例外。反過來講,科迪華落戶楊凌,是對楊凌營商環境最好的評價。去年以來,楊凌示范區大力實施“3631”方略,著力實現審批最少、流程最優、機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務最好目標,不斷優化提升營商環境。項目的“落地”,離不開楊凌服務的“落實”,所以說,優化營商環境是楊凌親商的不二“法門”,尤其是代表著高精尖段位的科迪華。
配套的政策支持,牛羊逐水草而居,營商環境之外,政策支持,無疑也是企業看重的資源。今年3月,楊凌示范區印發《進一步支持民營經濟加快發展的若干措施》,這些措施共有10條,條條含金量十足,涉及行政審批、優化環境、企業減負等多方面,旨在鼓勵、引導和支持示范區民營經濟加快發展,為企業來得了、留得住、穩得下構筑了良好的生態圈。科迪華這艘農業“巨輪”也必將因此行穩致遠。
政府負責陽光雨露,企業負責茁壯成長!開放好客的楊凌人民希望更多知名企業落戶于此!讓我們一起翹首以盼!
實習編輯:于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