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24 16:29:10
農產品找不到銷路?這些“新花樣”或許能幫到你農產品銷路問題一直令農戶十分頭疼,一方面受大市場消息不對等的影響,另一方面受到渠道影響,很多農戶注重生產但是不注重銷售,大多種植戶沒有穩定的銷售渠道,依賴流串的中間商,供需極度的不穩定,甚至遭受中間商對價格的打壓。面對這種情況我們有什么應對方法嗎?1 電商+農產品大型電商平臺對推進農業、農產品與市場的專業化對接。這種模式不只是為農產品銷售提供平臺,更重要的是,它將觸角前移,從種植、生產環節就開始加強信息對接,避免盲目種植導致豐歉失調,預防滯銷風險更為徹底。案例:楊桃“觸網”身價倍增作為廣東省“億元淘寶縣”,英德通過農村電商打造出的爆款絕不僅僅只有楊桃,英德紅茶、紅薯等特色農產品也備受青睞。2018年“雙11”期間,英德某品牌紅茶網絡銷售額,不到24小時就突破243萬元;果康源合作社則將1萬斤紅薯干銷售一空,并收獲了20萬斤新鮮紅薯的網絡訂單。
2018年,該合作社通過電商銷售農產品5萬多單,多項產品居淘寶網銷量第一,營業額380萬元,純利潤100萬元,并帶動周邊120多戶農戶脫貧致富,戶均每畝增收達1000多元。曾經0.5元/斤無人問津,如今8元/斤供不應求,小小楊桃上演的“升值記”,靠的就是農村電商這個“大舞臺”。2 網絡直播+農產品網絡直播可增進農戶與觀眾的互動,促進觀眾對農產品的可視化和直觀化。網絡直播的形式是多樣的,一定要根據不同的產品,選擇最適合的。農產品網絡直播是一種趨勢,更是增加農產品銷量的有效途徑。例子:黃金梨直播2017年9月9日至10日,“豐收大湖北”系列專題網絡直播走進宣恩縣椒園鎮黃坪村黃金梨專業合作社。“大家請看,這就是黃金梨,色澤金黃,口感好、水分足,真是美味極了。”主播“遠洋君”一邊吃梨一邊直播道。
直播頁面上,吃貨們的心聲不斷刷屏:“看著就好吃”“啊啊啊真想馬上來宣恩”……秀美的自然環境、富有特色的農產品,再加上生動有趣的直播,讓來自椒園鎮黃坪村的黃金梨成了“網紅”。主播上山下鄉、摘果割稻,接地氣的直播,生動展示了互聯網時代的新三農。直播成功原因解析:1、產品選擇好直播IDE產品選擇黃金梨,他雖不是區域品牌,但卻是一個公共品牌,歷史悠久,其鮮嫩多汁,酸甜適口,又有“天然礦泉水”之稱,這樣的農產品自然能獲得觀眾的青睞了。2、直播形式獨特這次黃金梨的直播形式,主播選擇了自吃自說的形式,成功吸引了吃貨們的購買欲。同時,這次的直播為觀眾展示了摘果割稻的樂趣,非常接地氣。3 短視頻+農產品短視頻是一種工具,賦予的載體就是農產品的特色。農特產品短視頻只要要抓住產品本身的特點,拍攝地點環境和個人講解就可以了。要記住,農產品拍攝最好在生長原地拍攝最好,又真實,又能展現出來生長環境。注意事項種植到生產,再到后期加工的流程,將短視頻內容IP化。比如葫蘆,用短視頻記錄葫蘆的生長過程,還有在葫蘆上的加工,繪畫等等等,都可以作為短視頻內容IP化的素材。內容垂直。確定自己要推廣的農產品大致的幾個品類或者專一的一個品類。所有的視頻內容和直播內容都盡量圍繞主題,內容不可復雜多樣,增加粉絲垂直度。
注重農產品的形象。這很重要,農產品不僅僅可以吃,還可以玩。做成農產品樂園,把農產品動漫化,給予農產品人物的感情色彩,這樣便于人們去接受,去熱愛,去喜歡這些農產品。同樣,在售后服務、產品開發等方面,擁有更多的專業人員,能夠為消費者樹立更好的品牌形象。可以線上營銷線下銷售,也可以網絡銷售和實體店并舉。和扶貧項目對接。現在電商扶貧也是精準扶貧的一個重要項目,很多地方甚至有自己獨特的運營方式,如果您的農產品也恰好在貧困縣范圍,也可以選擇和一些扶貧項目對接,擴大銷售渠道。短視頻現在各個網絡非常的火爆,都可以通過這些平臺在里面開頭條小店,店鋪,農產品扶貧帶來很大的收益,自家的農產品以及扶貧項目等。電子商務企業發揮平臺優勢,有利于解決各地區間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電商平臺不僅要成為商品的集散地,更應當成為生產信息、銷售信息的集散地,既能輸出產品,也能夠輸出信息,將生產者與消費者緊密聯系起來。(據農視網)
編輯:任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