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欧美另类,久久99精品久久久噜噜最新章节,北条麻妃久久99精品,欧美日韩中文在线,精品国产一级,a级特黄一级一大片多人,国产成人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1120180013

河北任縣:新麥緣何不愁賣?

2019-07-12 15:45:38   


任縣農谷香糧油購銷有限公司工作人員將收購的小麥轉運到倉儲點。

“芒種麥上場,農民奪糧忙。”小麥收割接近尾聲,河北省任縣36.5萬畝的麥田里正悄然發生著新變化,夏糧恢復性增產,小麥產量質量雙提升,農民腰鼓糧豐;新現象、新服務,農民種地越來越輕松;趕市場,看需求,農業有了新奔頭。

產量高、質量好 小麥增產又增收

眼下正值“三夏”的關鍵時期,武書申正忙著給夏玉米澆水,以保證有充足的水分,滿足夏玉米生長需要。

今年56歲的武書申,是任縣北甘寨村一名地地道道的農民,與土地打了30多年交道,是種莊稼的“好把式”。去年,他擴大種植規模,承包了200余畝土地種植小麥、玉米。

“今年的小麥粒大、色黃、飽滿,再加上風調雨順,我種的200畝小麥,平均畝產1100多斤。”提起今年的小麥,武書申高興得合不攏嘴。武書申說,今年種植節水高效的小麥品種,小麥產量高、質量好,賣的價錢不錯。

任縣是傳統的農業大縣,也是河北省的小麥、玉米高產區,先后被國家評為“優質糧食產業工程縣”和“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素有“冀南糧倉”之稱,今年全縣小麥種植面積達36.5萬畝。

“今年小麥長勢良好,畝穗數、穗粒數和千粒重均比上年有所增加。”任縣農業農村局生產科負責人郭現忠說,為了確保夏糧豐產豐收,任縣積極推廣節水小麥品種,大力實施農機深松、播后鎮壓、科學澆水等配套技術,實現小麥節水穩產。

武書申算了一筆明細賬:“今年種植的小麥每畝比去年多打200斤,按每斤小麥1元多錢計算,每畝增收200多元,200多畝至少多收4萬多元,真是一個豐收年!”

河北省任縣省級糧食儲備有限公司副經理鄭志輝介紹,今年中等質量小麥價格雖比去年每斤低0.03元,但與去年相比,今年小麥普遍產量高、質量好,小麥多以一等小麥的價格出售,實際賣價不降反增,比去年小麥價格每斤還高出0.01元。

“高質量才能賣出好價格,企業更希望收售優質小麥!”鄭志輝說,糧食收購已經趨于市場化,優質優價是生產銷售糧食的大趨勢,這就要求農民不斷提高糧食種植的質量標準,不僅追求產量提升,更要生產優質糧。

武書申說,現在化肥、農藥價格高,一家一戶分散種植糧食成本高,規模化種植能提高種植效益。他希望國家多出臺有利于農業生產的好政策,期盼糧食價格漲幅跟得上物價上漲的水平。

小麥地頭直接賣 售糧款分分鐘進口袋

走進任縣西固城鄉路二村,一家一戶房前屋后干凈整潔,農家小院、屋頂看不到農民翻曬、晾曬小麥的痕跡。

“小麥不進家,地頭直接賣,售糧款分分鐘就裝進了口袋。”村民喬志軍說,現在夏收清閑得很,小麥收割全程機械操作,麥收經紀人在家門口收購,小麥直接變現金,節省人力、物力,也讓種地變得更輕松。

路二村是個典型的農業村,全村1400余口人、2400多畝土地,村民以傳統的農業種植和外出打工為生。平時,年輕人多外出打工,村里剩下的大都是老人和孩子。

“過去,誰家存糧多,家底就殷實;現在,誰家存糧多了,就是給自己找麻煩。”喬志軍說,收割、晾曬、賣糧,都是繁重的體力活,著實讓人發愁。如果趕上陰雨天,家里缺人手來不及遮蓋,一季莊稼就泡了湯。每家每戶都屯小麥,不僅缺場所,還不懂技術,小麥容易霉變,還要承擔市場價格下調帶來的風險。“現在鄉親們大都把糧食糶了,再買著吃。”

喬志軍算了一筆經濟賬,小麥存儲去掉水分重量,到年關再出售未必增收。兩個兒子都在外地打工,往返一趟光路費就得千把塊錢,還不算請假耽誤的工錢。小麥直接從地頭賣給麥收經紀人,一斤雖少賣兩三分錢,但減少了運輸、晾曬環節,節省了人工成本。

郭現忠介紹,作為農業大縣,隨著農村勞動力的逐漸轉移,外出打工人員日益增多,每到農忙時節,農村勞動力缺乏的現象越來越普遍。隨著機械化水平不斷提升,收割、運輸、播種形成一條龍式機械化服務,小麥可以直接銷售給附近經銷商,而經銷商通過收、售小麥從中賺取差價。

麥收經紀人吳計房告訴記者,麥收期間,他每天能收購八萬多斤小麥。這樣,既能幫助鄉親們減少存儲帶來的不便,為他們外出打工省出了時間,又可以為自己增加收入。

如今在任縣,一家一戶晾曬儲存小麥的習慣正在悄然轉變,農民變習慣性儲糧為集中性售糧。

簽合同提前鎖定售價 訂單小麥鼓了農戶錢袋

別人都在為小麥能否賣個好價格發愁,而任縣種糧大戶白利軍卻早早就為種植的1000余畝小麥找好了“婆家”,小麥還未收獲,就早早被訂購一空。

“今年種植的小麥屬于優質強筋小麥新品種,具有高產、穩產、分蘗力強、適應性廣的特點,面團穩定時間長,蛋白質含量高,特別適合生產優質面包,生產管理上沒有特殊要求,適宜大面積推廣。”說起種植的優質強筋小麥,白利軍樂得合不攏嘴。

“只要用心種出品質好的小麥,農民就不愁賣不到好價錢。”郭現忠說,一邊是群眾不知道種什么,一邊是企業的需求無法得到滿足,根本原因是產銷結構不合理。調整和引導農民種植優質麥,是農產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必由之路。針對產銷銜接不通暢問題,任縣利用氣候、土壤等特點,積極引導農戶種植適銷對路的訂單優質小麥,拓寬銷售渠道,增加農民收入。

在優質麥推廣過程中,任縣實行統一供種、統一管理、統一回收,形成了種子原種化、種植訂單化、生產標準化的小麥產業化經營格局,保證了優質麥種植品質,大大降低了糧食購銷風險,保護農民種糧的積極性。

“與一般的小麥品種相比,優質強筋麥產量高、品質優良,且有專門的加工途徑。每畝比普通小麥多產近100斤,而且今麥郎公司還以每斤高于市場價1毛錢的價格提前跟俺簽了合同。”白利軍介紹說。

“任縣土壤肥沃、水質優良,具有發展優質強筋小麥得天獨厚的優勢。下一步,根據氣候條件及農民需求,我們將加大強筋小麥推廣種植力度,做好與優良品種相關配套技術的普及,并積極同企業協調做好訂單小麥的回收,實現小麥優質優價。”郭現忠說。

陜ICP備13005735號-1 農業科技報社版權所有 聯系電話:029-87031703 m.kolcatapizz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