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04 15:43:00
6月22日,雖然天空不作美,一場大暴雨襲來,但沒擋住重慶市九龍坡區西彭鎮第六屆葡萄采摘季的腳步。當天上午,在簡短的開幕儀式后,從主城涌來的游客,進入真武宮村的葡萄園里,采摘成熟的葡萄,參與“親子游戲”等文化活動。
“向葡萄”帶出一個葡萄鎮
真武宮村“向葡萄莊園”的主人向權,看著成群的游客在園子里采摘著剛成熟的葡萄,臉上露出了豐收的喜悅:“今年500萬元的收入又穩當了!”
西彭人都叫他“向葡萄”,這是因為他率先在村里建起葡萄莊園,并吸引游客來采摘。2010年,“向葡萄”在村里流轉了200多畝地,建起方便游客采摘的規范葡萄園。如今,在他的莊園帶動下,真武宮村已經種植起1800畝精品葡萄,成為名副其實的葡萄村。
“在真武宮村的引領下,莊園式的葡萄產業,已延展到馬鞍山、合心、長石等村。”西彭鎮相關負責人說,全鎮共建起了26個葡萄莊園,種植面積共有5000余畝,成為主城九區中最大的葡萄鎮。
西彭葡萄有一個特點,不是由農民一家一戶分散種植,而是由村民將土地流轉給莊園主,由莊園主集中種植。在品種上,也不止一兩個品種,而是種有櫻桃葡萄、陽光玫瑰、金手指等20多個中高檔品種。成熟期也不同,從6月下旬開始,到7月中旬,持續有葡萄園開園,一直到8月底,都可采摘。
1顆葡萄引來50萬游客
雨中,從楊家坪來的劉中全,在葡萄園里教自己的小女兒采摘成熟的葡萄。他說,這幾年,他每年都要帶著家人來這里品嘗、采摘葡萄,體驗鄉村風情。向權說,根據品種的不同,葡萄價格在30—60元一斤,幾年來,都是這個價。這樣看來,采摘的葡萄價格并不低,游客為何還愿意來呢?向權說,除了葡萄的品質好外,更主要的原因是一、三產業融合后,葡萄園不僅體現了產品的價值,還有旅游體驗的價值。向權說,他的這個葡萄園,只要葡萄成熟,每天都有游客來體驗采摘,多時一天有五六千人,少時也有幾百人,一季采摘,至少要接待50多萬游客。
“一顆葡萄,每年為我們引來至少50萬游客。”西彭鎮相關負責人說,“鎮里的26個葡萄園,已經成了26個鄉村體驗小景區。”
通過融合的葡萄產業,有效地提升了現代農業的效益。據鎮里統計,全鎮5000余畝葡萄園,每年僅葡萄采摘收入都接近1億元,這還沒有算上周圍農家樂接待游客等其他收入。(羅成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