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欧美另类,久久99精品久久久噜噜最新章节,北条麻妃久久99精品,欧美日韩中文在线,精品国产一级,a级特黄一级一大片多人,国产成人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1120180013

備戰“三夏”,農機合作社顯身手

2019-06-04 11:27:38   

  

“三夏”是農時最為緊迫、農機作業任務最為繁重和集中的時期。為認真組織好“三夏”小麥跨區機收工作,全國各地各級農機部門早謀劃、早部署、早組織,努力推動各項工作有序開展,全力奪取夏糧豐收。

跨區機收市場趨于平穩

由于國家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多年穩定實施,各地農機裝備保有量持續增加,農機裝備作業能力進一步增強。據了解,近年來,各省市新購置機具多為復式高效、綠色環保機具,加上周邊省區跨區作業機具,使投入“三夏”跨區麥收作業機具較為充足,市場趨于平穩。

從河北、江蘇、安徽、山東、河南、湖北、陜西等幾個糧食主產區來看,機收率與往年相比趨于穩定,機具供需基本平衡,跨區機收基本形成固定區域。今年,預計主產區自南向北跨區時間為5月15日—6月23日,持續1個月左右,平均單機作業面積為300—500畝,平均機收價格穩定在50—70元。

河南作為農業大省,就目前來看,今年大規模機收作業將持續20天左右,小麥跨區機收形勢較為樂觀。截至2018年底,河南稻麥聯合收割機保有量20.6萬臺,預計今年新增量在5000臺左右,且近年新增多為6公斤及以上的大喂入量收獲機,為收獲作業能力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今年,河北省小麥跨區機收集中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據了解,河北機手對參加跨區機收增加收入依然抱有較高的預期,領取跨區作業證的機手數量與往年持平。從作業范圍來看,長短途跨區作業狀況均存在,涉及的省份主要為河北周邊的河南、山東、內蒙和天津等地,湖北和安徽市場溫度趨降。據了解,近年來,河北出省作業的車大多為3年內的大喂入量新車,機手為提升作業效率、搶得好收益,普遍采取拼裝備、拼喂入量的策略,大喂入量收割機更新換代加速。

江蘇省機具供需也基本平衡,跨區作業效益穩中有降。今年,江蘇投入“三夏”作業的機具達14萬余臺。遇正常天氣情況下,利用南、北小麥成熟的時間差,聯合收割機基本能滿足小麥收獲的需要。由于收獲機具的增多,收獲時間也大大縮短,同一地區高峰收獲時間由以往的7天左右縮短為5天左右。近年來,由于購機補貼政策驅動、農機保有量迅速增加,江蘇省跨區作業半徑逐漸縮小,單機作業面積下降。另外,人工、租車、食宿等跨區作業成本大幅上升,加之高溫酷暑等作業條件艱苦,收益不及預期,機手跨區意愿略有下降,參加跨區作業的農業機械及人員呈現逐年減少的趨勢,就近作業成為了不少機手的選擇。

農機服務組織作用凸顯

近幾年,“三夏”農機化生產中最大的亮點在于社會化服務能力的提升,尤其是近年來各地摸索出各種服務模式,如農機作業托管服務,實現了有組織、有計劃地開展農機作業,規模作業也加快了作業進度、降低了作業成本,實現了政府、農民、合作組織多方受益。農機化服務組織在“三夏”等重要農時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農機經紀人、農機合作社已成為參與跨區機收的骨干力量。

近年來,安徽省社會化服務助力農民實現“輕松三夏”,基本做到應收盡收、顆粒歸倉。據了解,安徽省社會化服務組織迅速發展壯大,目前,全省共5281家農機專業合作社,發展了合作式、訂單式、托管式、全程式等多種社會化服務方式,服務面積逐步擴大,節本增效作用明顯。

據悉,截至目前,河南省依法注冊登記的農機合作社達到6844家,擁有聯合收獲機械6.34萬臺,通過土地托管、訂單作業,在周邊形成了穩定的市場。近些年,長距離跨區機收在萎縮,但留下來的基本都是精英,有著相對穩定的作業地點,技術設備優良,收益也有保障。如今,農機合作社積極推行訂單作業、承包作業、收種一條龍作業等服務模式,提高了機具使用效率。

近年來,湖北省農機社會化服務組織發展呈現良好態勢。截至2018年底,湖北農機化作業服務組織達到8000多個,從業人員約13.5萬人。其中,農機專業合作社達2600家,擁有合作社員近10萬人,各類農業機械13.6萬臺(套),作業服務面積4219萬畝,其中跨區作業面積987萬畝,服務農戶數150萬戶,服務總收入23.6億元。在農機社會化服務組織的推動下,湖北省農業機械化作業水平有了明顯提高。

在大環境、大趨勢的推動下,各地農機管理部門也加大了對農機社會化服務組織的支持力度。5月底,江蘇計劃與中國石化江蘇分公司聯合舉辦“支農惠農助三夏”活動啟動儀式,現場開展優先優惠優質加油服務、送油下鄉、機收作業技術演示等活動,為農機合作社、農機大戶和廣大農民機手提供更加精準有效的支農惠農服務和技術指導。同時,保證服務工作到位,在夏收前公布“三夏”期間農機值班電話,隨時為機手和農戶提供咨詢并解決問題和困難,協調農機生產、維修企業和社會化服務組織加強技術服務,充分發揮農機科技志愿者服務隊的作用,有條件的地方送修、送配件、送技術到田間地頭。

信息化提高夏收效率

為了今年“三夏”工作的順利進行,各地紛紛盡早出臺了相應的應急預案,并加強了信息化建設,引導跨區作業隊伍的合理流動,努力打造“五型三夏”。

在山東,“互聯網+農機”得到進一步應用。隨著互聯網的推廣、農機托管服務的加強,支付寶、余額寶等各種“寶”以及“農機通”手機APP等微服務大范圍普及,外出打工農民只要將麥田位置通過微信、易信發給機手,機手便將收獲的糧食送到家中。預計今年山東省信息化托管服務、預約服務的范圍將進一步擴大。

安徽省也表示要在今年著力打造“信息三夏”,明確專人負責小麥機收動態信息的收集、整理和上報、發布,麥收期間實行一日一報制度。每天根據天氣、小麥成熟狀況、農機分布情況,制作小麥搶收進度圖、小麥收割機動態分布圖,科學組織全省小麥搶收。同時,通過短信平臺、網絡和媒體等形式,發布小麥機收動態、機具供求信息和氣象信息,引導機械合理流動,保障麥收有序快速推進,引導農機社會化服務組織通過信息化平臺加強對機具的管理,提高機具使用效率。

今年,湖北省堅持以信息化助推機械化,倡導優質、高效、安全、綠色的作業服務理念。今年年初,湖北對全省各地小麥機收市場信息和機具供需情況進行了一次摸底,荊門市、天門市、襄陽市等跨區作業輸出大市主動外出聯系作業地點、簽訂作業合同、制定作業路線,充分發揮湖北省北斗現代農業應用示范項目的信息優勢,實時掌握接入北斗信息化智能管理系統的農機調度和作業情況。目前,已有4639臺稻麥收獲機接入湖北北斗農機信息化智能管理平臺,實現實時作業監測。同時,通過“荊楚農機服務版”微信公眾號編發農機信息,不定期向用戶發布農機化政策、作業市場情況等動態信息,搭建跨區作業供需雙方對接的平臺,構建了連接機手和作業服務對象的信息化橋梁,產生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江蘇省也積極強化信息引導,組織力量對全省各地小麥、水稻等主要農作物收獲和栽插時間、機具供需情況進行摸底調查,做好機具供需、麥收進度、作業價格等市場信息的收集、分析和發布工作。充分發揮“全國農機化生產信息服務平臺”和江蘇“平安農機通”信息平臺作用,免費為廣大農民、農機手和農機企業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務,引導機具有序流動作業,通過信息化為夏收打下一針“強心劑”。(陳斯

 

實習編輯:張小倩

陜ICP備13005735號-1 農業科技報社版權所有 聯系電話:029-87031703 m.kolcatapizz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