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04 09:23:00
沼渣、沼液養魚
本報《養殖專題》專題上期刊登的《養殖場的循環經濟》一文,向讀者介紹了重慶市儲豐循環農業基地用“青飼料養豬、沼氣水養魚、沼氣渣種飼料”的循環農業發展新模式。很多小伙伴看完文章后不“淡定”了,紛紛聯系小編,詢問說“沼氣水還能養魚?那臭的跟啥一樣”“沼氣水有毒沒有?這樣養出來的魚怕是會得一些怪病吧”……其實,沼氣水就是沼液,屬于沼肥。充分發酵后的沼液十分環保,施入魚塘后,不再發酵,不但有利于改善魚塘生態環境,還降低了泛塘死魚的可能性,減輕貓頭鳋、中華鳋、赤皮病、爛腮、腸炎等常見病蟲的危害,還能提高優質魚的比例。這么一看,真是益處多多呀!心動的伙伴們快看看怎樣操作吧!
應用原理
用沼肥(含有沼渣、沼液)養魚,是將沼肥施入魚塘,為水中的浮游動、植物提供營養,增加魚塘中浮游動、植物產量,豐富濾食性魚類餌料的一種飼料轉化技術。
沼肥養魚比較傳統養魚有明顯效果,一是能明顯降低池塘水體溶解氧的消耗,二是能增加浮游生物量的作用,可提高魚的成活率,減少魚病。沼肥主要適應養殖鯽魚、鯉魚、草魚、鰱魚。
技術要點
⑴投入魚苗種類及數量:宜放養濾食性魚類和雜食性魚類,一般濾食性魚類比例不低于70%,雜食性魚類20%-30%。
⑵沼肥提取:沼氣池正常發酵狀態下,8~10立方米容積的用戶沼氣池5~7天可提取600~800公斤。
⑶成魚養殖:一是環境條件,水深1.5~2.5米,面積1~10畝,池底平坦,淤泥厚度低于20厘米。二是魚種放養,選擇2月份前后的晴天進行,同時根據當地的養殖習慣和池塘水源、水質情況,確定主養品種,實行多品種多規格混養,做到合理密養。三是施肥投飼,在冬季池塘排水清塘以后,每畝施800~2000公斤沼渣作基肥,放養魚種后,3~10月每隔5天每畝施沼肥200公斤,菜籽餅按魚體重量的3%~6%投飼。比常規少投40%精飼料。四是巡塘,隨時撈除污物、殘飼、雜草,防止泛塘及疾病。五是沼肥適度投量的掌握,主要應掌握水色的透明度,一般其透明度不低于20厘米。五是發現魚病及時防治,一旦發現魚病,要正確診斷并及時用藥,選擇合適的藥物和用足藥量。(本報綜合)
關于科學養殖,小伙伴們還有哪些迫切想了解的信息?養殖過程中遇到了哪些難搞的問題?掃描二維碼告訴小編,小編為您包打聽,統統告訴你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