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28 09:49:00
從事養殖的人,目標都是要將農產品養得又肥又大,但是在重慶巴南區天星寺鎮單石村,村民養魚的目標卻是:養瘦養小。
除了氧氣,村民什么都不給魚兒喂食。而這些“瘦身魚”去年竟然為村民帶來10萬公斤的訂單,產值400萬余元,利潤達100萬元。
單石村村民養殖“瘦身魚”,辦法并不復雜,他們按照“三不投”的原則——不投飼料、不投肥料、不投魚藥,讓魚在流動的活水里生態喂養90日以上。通過新陳代謝消除多余脂肪和腥味,魚兒將自然“瘦身”30%左右。
村民說,魚雖然又瘦又小,但是市場反響特別的好。以草魚為例,村民從農戶手中收購價為每斤7元,經過“瘦身”可賣到每斤40元。雖然價格高出不少,但每月銷量約兩萬斤,主要銷往五星級酒店、高檔餐廳等。
不過,“瘦身魚”也不是越瘦越好。和人們的減肥方式類似,市面上的“瘦身魚”有瘦幾天的“慢養快瘦法”,也有瘦幾周或幾個月的“慢養慢瘦法”,沒有具體的標準。但太瘦的魚口感并不是很好,因此,村民建議只要是在清水中瘦身就可以,不一定追求很復雜的形式。(馬雪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