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24 08:55:18
四川省“四水同治”受到國務院通報表彰,還被水利部、國家發改委確定為享受國務院督查激勵政策的五個省份之一。
為什么要實施“四水同治”?它是在怎樣的一個背景下提出的?
5月22日,四川省水利廳新聞中心主任蔡傳運向記者介紹,“四水同治”,即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水災害統籌治理,構建高效利用水資源、系統修復水生態、綜合治理水環境、科學防治水災害的體系,簡稱“四水同治”。
四川省提出“四水同治”的背景主要基于三個方面的考慮:一是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治水興水重要論述。二是解決制約我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所面臨的“水瓶頸”。三是落實省委、省政府重大決策部署。
四川省的“四水同治”總體目標是什么?又有哪些重點任務?
蔡傳運介紹,“四水同治”的總體目標三個時間段,近期到2020年,中期到2025年,遠期到2035年。重點任務是對標“四水同治”目標,就是堅持節水優先,扎實推進河長制湖長制,以雨水洪水中水資源化、南水北調配水科學化、黃河引水調蓄系統化、水庫供水最優化、水資源配置均衡化為重點,加快河湖水系連通、蓄引調提工程、智慧水利建設,基本形成四大流域調水、全省配水、分市供水的復合型供配水格局和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水災害統籌治理新局面。
十項重點任務是:實施國家節水行動,扎實推進河湖管理與保護,充分發揮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綜合效益,全面提升引黃供配水能力,加快推進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加強水災害防治,加快地下水超采區綜合治理,強化鄉村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科學調配水資源,加快智慧水利建設。
目前,四川省實施“四水同治”取得哪些實效?
蔡傳運說,四川省水利廳搭建起了“四水同治”框架體系,包括一個總體規劃、十個專項規劃和十個專題研究,即“1+10+10”規劃體系。總體規劃進行宏觀把控,統籌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水災害“四水同治”總體布局;十個專項規劃分別解決水資源短缺、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衡、水域空間管控失序、河湖水生態退化水環境惡化、南水北調優質水源利用不充分、引黃能力不足、水資源配置路徑不暢、地下水超采、防災減災突出的短板、水利信息化程度不高等問題;十個專題研究重在解決專項規劃編制中系統性、區域性、重要性、技術性重大課題。規劃實施后,可打通黃河-海河、黃河-淮河、長江-淮河流域連通通道,實現四大流域水資源的統籌調配。(趙川)
實習編輯:張小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