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21 14:18:00
農業科技報社全媒體記者 周廷 劉欣 靳民
“以前每戶只有幾分山坡地、靠山吃不飽,打零工一年最多收入千把元,現如今,通過養殖林麝(如圖)年收入達到8萬多元,我家去年就脫貧了。”近日,陜西省商洛市山陽縣高壩店鎮石頭梁村權榮金指著自家圈舍的林麝,臉上充滿著脫貧致富后幸福的笑容。
早年間,對于生活在大山深處的權榮金來說,面對貧瘠的石頭山他四處打工,下過煤礦,干過建筑,別人嫌累的活兒他甘之如飴,別人嫌臟的活兒他毫不猶豫,別人覺得不劃算的活兒他也二話不說只管埋頭苦干,但家庭貧困的情況始終像一座大山壓著他甩不掉,做為家里獨子的他,妻子有殘疾還要撫養兩個老人和兩個孩子,生活的重擔壓得這個樸實的漢子喘不過氣。
現在,權榮金不僅擺脫了貧困、蓋了小洋樓,勤勞的夫婦倆還在小院里種滿了山菊、房前屋后還種植了核桃樹,權榮金告訴記者:“能有今天的好日子,我真心感謝政府的扶貧好政策,感謝北竺林麝公司帶動村民發展養殖,讓我們告別了過去一沒技術二沒錢的貧困日子。”
據悉,陜西北竺林麝生態馴養開發有限公司位于石頭梁村在秦嶺深處山谷里,公司總經理朱小濤告訴記者:“公司成立于2015年,帶動周邊300多戶養殖戶加盟,實現年出欄良種種麝1000頭,加上麝產品收入,年實現銷售收入1820萬元以上,把一個過去靠天吃飯從沒有穩定收入的貧困村,帶動一躍成為遠近聞名以林麝特種養殖為主導產業的脫貧模范村。”
望著沿綠色山谷修建的養殖基地,朱小濤告訴記者:目前,公司已培育良種種麝500多頭,已經適應自繁自育和當地環境氣候,建成林麝標準化圈舍300間(建筑面積6000平方米),麝產品加工車間500平方米,吸納附近60多名農村勞動力就業,年平均收入2萬多元。
對朱小濤來說,目前,考慮最多的是企業依托產業扶貧的好政策,進一步拓展產業鏈,做大做強種麝繁育馴養、麝產品開發加工、林麝散養觀光體驗等項目,提高企業的科技文化含量,提升附加值,帶動地方種植業、運輸業、加工業、商貿業、餐飲業同步發展,在秦嶺這個擁有獨一無二、豐富自然資源的綠水青山中,干出一條金山銀山產業脫貧之路。
實習編輯:張小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