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21 14:17:00
村民種植略陽高山冷水米秧苗
略陽縣香菇示范基地
香菇示范基地內景
山里人家中華蜂養殖基地
略陽烏雞展翅飛翔
略陽烏雞種苗略陽烏雞種苗
農業科技報社全媒體記者 梁孝宏 吉燕 康軍 耿蘇強 陳清 通訊員 張存成 許建榮
略陽,地處秦嶺南麓、山大溝深、土地貧瘠、貧困面廣、發展產業難度大,是陜西省深度貧困縣之一。長期以來,產業發展是一塊“硬傷”,更是一個短板。如何打贏脫貧攻堅戰,這是擺在略陽縣委、縣政府面前的一道難題?
怎樣破題?略陽縣給出了答案:挖掘潛力,抓基礎,興產業。對此,該縣圍繞加快脫貧產業發展,先后推出了激勵貧困群眾“苦干”、引導經營主體“真帶”的強力扶持政策,又推出了為貧困戶和經營主體化解災害風險的貼心保險政策,形成全過程、全方位支持脫貧產業發展的政策體系。
獎補政策 使貧困戶“多干多補”
脫貧質量高不高,關鍵看產業強不強。有產業,脫貧就有底氣。
2018年年底,忙碌一年的金池院村貧困戶張文軍在當地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示范基地,領到了自己的務工工資和分紅。數著到手的2萬多元,他的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說起家里的變化,張文軍說:“自己沒啥技能,平時在村里打零工,活不固定,也沒掙下錢。現在政府成立了貧困勞動力轉移就業示范基地,土地入股有分紅,就近還能在基地干活掙工資拿‘雙份錢’。”
據了解,著眼于充分調動貧困戶發展產業的干勁,2018年,略陽探索推出了“3313”到戶產業獎補政策,即對貧困戶連續補助3年,補助農業產業、外出務工和家庭經營3大類別,每個產業類別最高累計補助1萬元,三個產業類別疊加補助,政策上限3萬元。
同時,在按產業規模補助的基礎上,還實行掛鉤產業發展效益,再進行對標獎勵,力促群眾把產業既要努力干出規模,還要精心管理、干出效益。
“這雞苗好,連疫苗都給打了,我可以放心喂養,早日賣錢,盡早脫貧。”家住和平村的貧困戶李富全抑制不住內心的喜悅。
70多歲的貧困戶李富全家中有3口人,老伴年邁體弱、兒子患有疾病,負擔非常重。駐村隊長馬彥強看在眼里、記在心上,他聯系當地烏雞龍頭企業黑鳳公司,為其發放了60只烏雞苗,按市場價計算,預計今年能順利實現脫貧。
像李富全這樣的建檔立卡貧困戶,都是產業扶持養殖項目的重點對象。
2018年,全縣共撥付貧困戶產業發展獎補資金5984.5萬元,涉及產業發展10515戶、外出務工10149人、家庭經營74戶。在金融(財政)政策落實上,新增小額貸款2397戶,發放貸款8380.74萬元,互助協會發放借款2462萬元。同時,在降低產業發展風險上,積極開展烏雞、食用菌保險試點,辦理烏雞保險38.6323萬只,財政補貼36.37萬元;食用菌保險100萬袋,財政補貼21萬元。
扶持政策 使經營主體“多帶多獎”
為了充分激發全縣新型經營主體的龍頭潛能,帶動貧困村和貧困戶搭車增收,略陽縣專門出臺引導新型經營主體帶貧增收的“33565”獎勵政策,以加速覆蓋利益聯結機制、實現搭車增收。
“33565”即圍繞增加帶戶脫貧數量效益、實現保底收益分紅、壯大村集體經濟3大目標,采取貸款貼息、直接投資、參股等3種方式,重點支持特色農業產業園區、農業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光伏扶貧電站等5類新型經營主體。凡是享受獎勵扶持的經營主體,每年按不低于扶持資金的6%向集體繳納保底收益分紅,分紅時限不少于5年。
“作為企業,我們有責任和義務助困扶貧,我們的“殘疾人扶貧基地+貧困殘疾戶”的模式,利用扶貧基地無償提供的烏雞幼苗、飼料藥具和技術服務支持,發展烏雞養殖,可以不斷提升貧困殘疾人的內生動力。基本實現了利益聯結,搭車增收。”略陽縣黑河人家農業發展公司負責人宋濤表示。
“農業龍頭企業是產業扶貧發展的關鍵環節。”該縣農業農村局局長曹靜軒認為:一頭連著市場、一頭連著農戶,做大做強龍頭企業,培育行業領軍企業,對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推動區域經濟增長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該縣推廣“園區(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貧困戶”模式,采取訂單收購、土地流轉、股份(作、入企入園務工等方式,著力培育扶貧產業園、扶貧基地、扶貧互助合作社。2018年,全縣培育扶貧產業園區2個(科銘扶貧示范園區、
保險政策 為脫貧產業發展“保駕護航
在覆蓋面廣、風險較高的大宗產業項目上,略陽為幫助新型經營主體和群眾化解災害損失,保障產業持續發展。通過與商業保險公司協調、對接,已先期推出了烏雞養殖保險和袋料香菇商業保險,在全縣普及實施。
給烏雞上保險,是略陽縣從2017年開始探索推行的一項防控農業產業風險、促進產業發展壯大的新舉措。
“略陽縣以財政涉農資金作補貼,重點選擇涉及群眾較多、發展風險較高的烏雞、食用菌、中藥材產業等大宗產業項目,大力推廣商業保險。”略陽縣扶貧辦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前期探索推出了烏雞養殖保險和袋料香菇商業保險,貧困戶的保險費由縣財政補貼80%、保險公司補貼20%;非貧困戶由縣財政補貼70%、自繳30%,有效降低了脫貧產業風險。
得益于合理的政策設計,略陽烏雞產業保險推廣初經“試水”,便得到了群眾的認可。2018年,全縣烏雞共投保48單38萬只、涉及貧困戶368戶,農戶自繳11萬元、財政補助36萬元,累計理賠3000多單、17萬元。
下一步,略陽縣還將加快中蜂、蠶桑等其他農業商業保險項目的研發、推廣。
實習編輯:張小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