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5-16 08:36:00
張勇介紹中蜂習性
張崇軍查看蜜蜂的生長情況
農業科技報社全媒體記者 梁孝宏 吉燕 康軍 耿蘇強 陳清
在陜西省漢中市略陽縣接官亭鎮林口村村外的山間小路上,蜜蜂追趕著野花的腳步。有這么一個人,他追尋著蜜蜂的腳步,開啟了“甜蜜”的脫貧新生活。
他,就是林口村貧困戶張勇。
5月7日,海拔830多米的接官亭鎮依舊寒氣逼人,農業科技報社媒體助農扶貧漢中新聞采訪團沿著山路走過一片小樹林,再穿過一條小路,便進入了張勇務工的養蜂場——漢中山里人家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接官亭鎮中蜂養殖基地。記者看到,在一排排錯落有致的蜂箱前,蜜蜂從蜂箱里進進出出,將靜謐的山野“鬧”得生機勃勃。
“甜蜜”養蜂事業,楊凌科技助力扶貧脫貧
戴上手套和防蜂帽,輕輕地從蜂箱中取出一片蜂頁,張勇仔細查看起蜜蜂的生長情況和釀蜜情況。而眼前的這些蜜蜂,是張勇的“寶貝”,也是他每天最大的惦記。
“蜂子交給企業代養,我還可以在這里打工,年底還能分紅。”張勇喜不自禁地坦言道,作為家里唯一的勞動力,以前在外打工,不能照顧家里父母,現如今,不僅能照顧家里,還能有兩份收入,日子越過越好。
近年來,為助力脫貧攻堅,略陽縣結合環境資源優勢,劃定4個鎮為中蜂良種繁育基地,分別建成中蜂良種繁育中心、養殖培訓基地和蜂產品加工車間,通過開展種蜂人工育王、技術品種改良及蜂產品創新研發,中蜂產業發展迅速。為了讓扶貧政策更加深入人心,略陽縣邀請楊凌職業技術學院養蜂專家黎九洲將脫貧致富講座開到村民家門口。可別小看這個講座,它囊括了扶貧政策宣講、種養殖產業知識等實操經驗,還有脫貧帶頭人的勵志故事,內容豐富又實用。
在各項措施的帶動下,截至目前,接官亭鎮已建成中蜂養殖基地8個,養殖中蜂超過5000箱,初步形成以“公司+合作社+農戶”為主的產業扶貧幫扶模式,帶動當地465戶貧困戶穩定增收,戶均年增收2265元。
小蜜蜂迸發“大能量”,釀造“幸福生活”
作為接官亭鎮中蜂產業脫貧領頭人,漢中山里人家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兩年多來一直在扶貧的道路上堅持前行,為貧困戶提供蜂群,提供養殖技術,回購蜂蜜,幫助農戶有穩定的收入來源。目前,該公司已在接官亭鎮建設完成了蜂蜜自動灌裝加工生產線,成為陜南地區專業化的蜂蜜生產加工企業。
公司總經理張崇軍介紹,2018年11月,公司為接官亭鎮何家巖社區54戶貧困戶共計分發12萬元蜜蜂托管分紅;為麻柳鋪村貧困戶共計分發4萬元蜜蜂托管分紅。2018年至今,公司已實現了近900余萬元的銷售額,已累計直接為貧困戶分發59.4萬元紅利。
同時,從2018年至今,公司已累計為全縣21個貧困村有償提供種蜂6000余箱,并簽訂40元保底回購蜂蜜協議,從根本上保證了廣大貧困戶的收益。幫助周邊養殖戶和貧困戶銷售滯銷土蜜60余噸。其中,公司在立足于略陽的基礎上,有效地向全市六縣區提供中華蜂種群8000余箱,有償提供中華蜂種群,免費培訓繁育養殖技術及上門技術指導,并以高于市場的價格回購蜂蜜,在帶動農戶增收致富的同時,公司也得到了快速發展,實現了互利雙贏。
并且,公司在2018年11月取得了漢中市食品藥品監管局頒發的SC食品生產許可認證,有效提高了公司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使略陽蜂蜜產業得到質的蛻變,有利于將蜂蜜打造成略陽特產新名片。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張崇軍深知在積極探索和致富的道路上沒有止境,作為當地養蜂產業的領頭人,他有更多的責任和擔當。如今,張崇軍正在積極籌劃創新銷售載體,準備帶領蜂農大干特干實干一番,為實現全村人共同致富的目標而努力。
實習編輯:張小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