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28 10:44:00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宜居鄉村,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重要任務,事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事關廣大農民根本福祉,事關農村社會文明和諧。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既要做好看得見的“面子工程”,更要做好看不見的“里子工程”。所謂“面子工程”顯而易見就是能直觀看到的村莊美、村容整。而“里子工程”則更偏向于制度建設及相關配套措施及資金的扶持。只有做好“里子”才能有“面子”。
要做好“里子”,首先要建立行之有效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長效監管機制。此次我省出臺的《甘肅省深入學習浙江“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經驗全面扎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各地要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納入政府目標責任考核范圍。有了硬杠杠,才能杜絕個別地方“上級不檢查不行動”的被動應付局面。
其次要做好城鄉一體化統籌投入。長期以來受經濟發展制約,農村衛生治理歷史欠賬較多。鄉鎮尤其是農村缺乏必要的環衛設施也是導致農村污水亂倒、垃圾隨處丟棄的原因之一。針對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中資金缺位、設施短板等問題,《意見》也給出了指導意見,使基層組織有章可循、有據可依,更好地投入環境衛生治理工作中。
再者,要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為突破口,激發農民的自覺性、主動性,促成廣大農民從思想、行動上由“要我清潔”向“我要清潔”轉變。
最后,要認識到農村人居環境治理工作非一日之功,要有打持久戰的思想準備。要堅持把農村環境治理與鄉村產業發展、鄉風文明建設、鄉村治理、農民收入增加結合起來,統籌推進,循序漸進。
實習編輯:張小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