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22 17:25:00 王云建
去年一場霜凍席卷西北 今年清明前全國再降溫
倒春寒來襲,看果農如何出招
3月19日-22日,受較強冷空氣影響,全國大范圍降溫、降雨,北方降溫明顯并出現大風沙塵天氣,而東北、內蒙古部分地區出現降雪。今年的倒春寒對經濟作物的影響,堪比去年?農村種植戶又如何應對極端天氣變化呢?日前,記者特別就此做了調研采訪。
去年清明節期間,一場號稱50年不遇的霜凍席卷了西北蘋果主產區陜甘地區,此時正值晚熟紅富士開花期,這次凍害造成陜西大部分蘋果、獼猴桃等果品主產區大幅減產,直接推動了當年蘋果供需價格。但同時,大部分果農因為受災欠收嚴重,并沒有帶來可觀收益。
對去年的倒春寒,專家指出,面對這種特殊氣候和天氣變化,目前只能做到預防,減少災害程度。那么今年的倒春寒果農應該怎么應對?有沒有造成嚴重影響呢?
早在一周前,在一個延長縣蘋果技術交流群里,微信群主對群員呼吁說:“大家要關注群里的信息,參照縣果業局的技術指導,積極應對即將到來的霜凍天氣。”
為吸取去年的教訓,有效預防蘋果花期地溫凍害,減少災害影響,日前,陜北地區通過實踐總結出了一套防凍新方式。據陜西省延安市寶塔區果業局宣傳,“土坑式防凍窖的優點是,煙霧大、持續時間長、易建造、易操作、效果好”而果農被告知,“這個方法不是一家兩戶去做就能起效的,必須是同一地塊的所有果園同時進行效果最佳。”
圖片2
土坑式防凍窖結構(網友提供)
當地果農在試驗土坑式防凍效果(網友提供)
煙霧防凍工具——當地果農的土發明(網友提供)
從3月19日開始,延長縣果農每天都在觀察早晚地溫變化,有條件地都在嘗試這種煙霧防凍法。“采取人為措施,提前預防應該是有效果的,做肯定不比做強。”一位果農說到。
寶雞果農在自家獼猴桃園子焚燒柴火防凍(網友提供)
3月20日,在幾百公里以外的寶雞眉縣、扶風一帶,這里的獼猴桃果農也拿著溫度表,隨時關注地溫變化,細心的果農還用手機把新發芽拍下來,對比早晚變化情況。晚上,還有果農提前準備了成捆的柴火,以點柴火放煙霧的方式提升園內空氣溫度。據說,有果農蹲在地里長時間觀察,甚至守候到凌晨時分。
與此同時,最近幾天,一段宣傳“煙霧彈”發煙效果的視頻在果農微信群里瘋傳。這是一家企業看到商機研發的技術產品,一個價格不到2元,但一次用量很大。
3月21日10時以后,“陜西省氣象臺解除寒潮藍色預警”,扶風縣的一個獼猴桃技術服務微信群里,響起一陣熱烈的“掌聲”。盡管陜西中北部仍維持較低氣溫,“由于提早做了準備,這次霜凍在可控范圍之內”延長縣一位鄉土專家說。
為了應對這次倒春寒,位于寶雞千陽縣的萬畝海升蘋果基地,“今年做了兩件事:一是同保險公司簽訂保險合同。二是采購進口了大風機。”據寶雞海升現代農業有限公司技術負責人董偉杰介紹,“寒流中,可以開動風機擾亂上下層風層,通過調節局部溫度達到防寒流作用。”
近年來,陜西蘋果、獼猴桃、草莓、櫻桃等果品發展形勢良好,隨著陜西果業品質和規模的不斷提高,當地果農的腰包越來越鼓,果品收入占到家庭總收入的大部分。而倒春寒氣候和極端天氣變化對傳統種植業依然影響很大,一旦預防、應對不到位,將嚴重影響群眾脫貧增收。因此,專家呼吁:科技研發企業要更多關注果農痛點,以更加易操作、低成本、環保的高科技措施,有效應對寒潮防凍天氣變化,提高果農抗災抗害及生產管理能力。
實習編輯:于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