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19 09:30:00
農業科技報全媒體記者 王朝陽
“一號文件中提出的扎實推進鄉村振興建設,加快補齊農村人居環境和公共服務短板。這正是看到農村發展的問題,為農村發展把脈問診后,采取的對癥下藥。”陜西省楊凌示范區揉谷鎮田西村黨支部書記田小雄對記者說。
讓鄉村更美更宜居
3月14日,記者見到田小雄時,他依然忙碌著處理村里的大小事務。提及田西村人居環境和公共服務設施的發展狀況,田小雄感慨萬千,他告訴記者,在田西村“兩委”班子的共同努力下,2014年以來,田西村人居環境有了明顯的改變,村子先后完成了道路硬化、修建公共活動場所、通自來水、天然氣管道進村入戶等基礎工程建設。村民生活面貌越來越好,人居環境顯著改觀。
圖為田薯叔甘薯合作社展覽展示產品的小灶房
去年以來,田西村通過建立環境衛生長效機制,先提升村子的軟環境,采取了許多切實有效的措施,每個月村民代表和黨員干部集中評議,在全村開展流動現場會,對農戶的環境衛生進行集中評議,目前軟環境的提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大力發展綠色有機農業
田小雄說,下一步,村子將緊密結合中央一號文件精神,根據村子發展實際情況,按照“民俗文化村”的標準進行改造,把高科技融進農村,用智能家具、清潔能源替代替代傳統家具和能源,把生活污水收集起來,經過生物處理方法,送進農田,大力發展綠色有機農業。
圖為用地面植物設計的田薯叔甘薯合作社標識
田小雄告訴記者,一號文件提出,要扎實推進鄉村振興建設,加快補齊農村人居環境和公共服務短板。村子將以此為契機,進一步通過發展壯大產業經濟來實現人居環境的改變,只有讓集體經濟發展壯大,讓集體富裕起來以后,才能有夠足夠的資金實現人居環境的改善。面對資金匱乏的問題,田西村將依靠自身造血來實現,通過內生動力,激發整個村民自主改變對人居環境的認識,提升村民對良好生活環境的追求。
編輯:任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