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欧美另类,久久99精品久久久噜噜最新章节,北条麻妃久久99精品,欧美日韩中文在线,精品国产一级,a级特黄一级一大片多人,国产成人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1120180013
> 首頁 > 農機 > 正文

機械化打響山丹縣燕麥草品牌

2019-02-02 09:26:38   

一臺牧草翻曬機在山丹馬場一場田間翻曬牧草

本報記者王曉宇

去年10月,在甘肅省山丹縣的萬畝燕麥草種植基地內,一臺臺先進的大型機械正在如火如荼地作業,它們分工明確,分別進行摟草、打包、運輸等環節作業,有條不紊,展現出一幅豐收的美麗圖景。而這片草場和這些機器的負責人就是山丹縣祁連山牧草機械化專業合作社理事長肖生鵬。“2018年,我們合作社種植了5000多畝燕麥草,全部被現代牧業收購了,我們的燕麥草一點都不愁銷路。”提起去年的收成,肖生鵬的自豪之情溢于言表。老肖是從2006年開始種植推廣燕麥草的,算起來在這個行業已經摸爬滾打13個年頭了,可以說,對于國內燕麥草產業的發展,肖生鵬了如指掌。“近年來,隨著我國畜牧業的不斷發展,市場對優質牧草的需求不斷增加,燕麥干草的營養價值逐步得到認可,種植燕麥草前景挺好的。”肖生鵬如是說。

每年深秋,都是山丹縣牧草收獲的季節。位于河西走廊的山丹縣屬高原牧區,地勢平坦,氣候常年溫和濕潤,十分適合燕麥草這種優質牧草的生長,這為山丹燕麥草產業的發展提供了“地利”。在我國,奶制品生產成本高的原因之一是精飼料比例高,優質草少,是典型的以“糧換奶”而不是“以草產奶”,近年來,人們也認識到牧草對于畜牧業發展的重要性,導致我國牧草干草和草種進口量不斷呈增加趨勢,這也大大提高了奶制品生產的成本。國家出臺“糧改飼”政策,也為牧草等作物生產提供了政策支持,可以說這也為山丹燕麥草生產提供了“天時”。由此可見,山丹發展燕麥草種植產業,可以說占盡了天時和地利。然而,就是這么得天獨厚的條件都差點讓肖生鵬放棄了燕麥草種植,“剛開始種燕麥草那幾年收益確實不錯,可是后來人工成本不斷上漲,我就有點想放棄了。”肖生鵬坦言,但是要放棄熟悉且熱愛的事業對于一個人來說并不容易。在鍥而不舍地探索之后,肖生鵬得出結論:要想發展燕麥草產業,必須實現其生產的全程機械化。

然而,發展全程機械化是一個大工程,單憑一己之力是很難實現的。不過肖生鵬非常幸運,原因就在于,近年來,山丹縣著力構建現代畜牧產業體系,把牧草產業作為促農增收的重點產業來抓,通過建立牧草種植基地、調整農業產業結構,走出了一條種養銷全產業鏈發展路子。在此背景下,山丹縣農機部門積極探索推廣牧草全程機械化生產技術模式,堅持“立足大農業,發展大農機”戰略,初步實現從傳統生產方式向機械化生產方式為主導的歷史性跨越。“2018年,通過落實農機購置補貼等惠農政策,我縣引進推廣了牧草生產機械化新機具50多臺(套),通過示范引領帶動作用,牧草生產綜合水平從去年的87%提高到了93.5%。”山丹縣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站站長陶琳新介紹道,“近年來,我們在穩定牧草生產全程機械化水平的前提下,圍繞薄弱環節補短板。比如,去年我們引進了牧草翻曬機。”據了解,牧草在割倒晾曬后需要翻起合攏,以便于捆草機械作業,以往這個環節多以人工作業為主,耗時耗力,也大大增加了生產成本。牧草翻曬機的引進,解決了長期以來人工翻曬的困難,作業效率大增,被當地牧草種植戶稱之為“翻草神器”。

有了政策的支持,發展牧草產業就等于具備了“人和”的條件,現在,“天時、地利、人和”全有了,肖生鵬的牧草產業想發展不好都難。在農機具購置補貼、以獎代補等政策促動下,祁連山牧草機械化專業合作社把發展與促進土地流轉相結合,開展產前、產中、產后全程機械化服務,打造銷售“一條龍”的燕麥草生產基地,打響山丹全國最優質“祁牧燕麥”品牌,成為國內牧草機械化水平和專業化程度較高的農機專業合作社。“去年,山丹縣內的燕麥草在地頭收購價,每噸在1240元至1280元,我們合作社種植基地種植的燕麥草價格稍高一點,供應現代牧業的燕麥草加上儲存、運輸等成本,每噸價格可達到2000元。”肖生鵬介紹,由于實現全程機械化降低了成本,盡管去年的產量比往年稍低,但燕麥草質量和價格都很好,每畝收益依舊能夠穩定在200元以上。“燕麥草種植效益也比種植油菜、小麥等作物好,所以種植面積在這幾年間迅速擴大。燕麥草產業的迅速發展離不開農業機械的幫助,合作社農機還進行跨區作業,作業面輻射河北、內蒙古等地,年作業面積達10萬畝。”肖生鵬說。

祁連山牧草機械化專業合作社的發展過程是山丹縣推進牧草生產全程機械化的縮影。2016年,山丹縣躋身全國首批基本實現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縣,也是當年甘肅省唯一當選的縣,全程機械化水平的提高也促進了當地牧草產業的興盛。據統計,2018年,山丹縣種植牧草面積總計40萬畝,其中山丹馬場25萬畝;種植燕麥草33.5萬畝、苜蓿草5.5萬畝、青貯玉米1萬畝。在秋季牧草收獲過程中,山丹縣農機部門早安排、早動手,一方面調集本區域及周邊縣區牧草收割機械搶抓農時開展收割作業,另一方面組織農機監理人員現場開展操作技術指導、安全生產大檢查及隱患排查整治,確保作業機具性能良好。同時,山丹縣農機、畜牧、科技等部門還組成技術服務隊,現場推廣牧草全程機械化生產技術模式和機具配套方案,積極引進新機具、新技術,為加快推進牧草全程機械化生產奠定基礎。2018年,全國“三秋”農機化技術暨牧草生產全程機械化技術培訓班在山丹舉辦,來自全國各地的農機行業人員參觀了山丹縣燕麥草生產全程機械化生產基地和祁連山牧草機械化專業合作社,觀摩了燕麥草、玉米青飼料和苜蓿生產的播種、植保、收獲、攤曬、摟草、撿拾打捆、包膜、集裝車等生產環節的40余臺(套)機具進行實地作業演示和展示。與會人員對山丹縣牧草生產全程機械化水平給予了高度評價,中國農業大學、中國農機院等牧草產業技術體系的專家們一致認為,山丹縣的牧草機械化發展標志著我國牧草生產全程機械化推進工作將邁上一個新臺階。黃土披綠草生金,“小牧草”在全程機械化的助力下也成為了大產業。據了解,在山丹縣,2018年,僅燕麥草種植一項,預計可實現年收入2.11億元,農機作業收入可達0.47億元。

陜ICP備13005735號-1 農業科技報社版權所有 聯系電話:029-87031703 m.kolcatapizz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