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31 16:02:27
面對農友們深惡痛絕的假冒偽劣化肥、農藥、種子等農資產品坑農害農的行為,近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印發了《假冒偽劣重點領域治理工作方案(2019-2021)》(以下簡稱《方案》),指出用3年時間重點整治假冒偽劣農資問題。這些賣假農資坑農友的人,以后的日子恐怕都不好過了。
整治假冒偽劣農資有哪些舉措?
《方案》提出:“集中開展農村市場專項治理,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把農村市場列為整治假冒偽劣重點領域。這個《方案》的發布與實施,對于農友來說,真的是一個天大的好消息,而對于那些制假販假的人來說,無疑是一個巨大的震懾。有哪些具體的舉措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1.在春耕、秋種等重要時點,集中開展“農資打假下鄉”行動。
2.加強標準化、認證、計量、質量執法,依法打擊生產不符合國家強制性標準或明示標準的產品、以次充好、以不合格產品冒充合格產品等違法行為。
3.集中開展農村市場專項治理,嚴厲查處虛假違法廣告。
4.構建新型市場監管機制,實現日常檢查“雙隨機”方式全覆蓋,全年“雙隨機”抽查覆蓋企業比例達到5%,抽查結果公示率達到100%。
5.完善投訴舉報受理處置機制,整合原工商、質檢等投訴舉報電話和對外設置的投訴舉報渠道。
買到假農資,該如何維權?
一說到假種子、假化肥,農友都恨之入骨,畢竟農友一年的收入只能靠那點農作物的收成。如果說買到了假種子、假化肥,那么農友一年的辛苦都白忙活了。如果遇到這樣的事兒,該如何是好?
你可以通過下列這些途徑來解決!一定要記筆記哦!
1.與經營者協商和解。
2.如果協商和解不成,可以請求消費者協會或者依法設立的其他組織進行調解。
3.向有關行政部門投訴。
4.根據相關的協議進行仲裁。
5.向人民法院進行起訴。
簡單的說,如果遇到這類事件,農友們可以先去找經銷商,提出索賠,若雙方達成和解了,那么自然是好的;如果經銷商賴賬,不賠償,那么你要收集盡可能充足的證據,向消費者保護協會投訴,請求調解;或者向農業主管部門投訴,要求進行處理;如果你的問題還沒有得到解決,那只能上法院起訴了。
溫馨提示!這些維權途徑有一個前提,就是農友們在購買農資的時候,保存了相關證據,比如收據、發票、產品外包裝等。如果您遇上路邊一個沒有任何資質的小販,也不能提供任何證明,圖便宜直接購買了農資,這幾乎沒有維權的可能性,所以要注意在購買農資的時候保存證據。
維權案例
農友們買到假農資,傷害是致命的,受害農友要懂得依法維權。下面小農菌分享2個農友們維權的案例,我們一起看看。
案例1:銷售不合格肥料被判刑
事件回顧:河南省農業廳陸續接到農資經銷商舉報,稱河南某公司生產經營的肥料有質量問題,當地農業局會同縣工商、公安等部門對案件進行立案調查。經調查,該公司生產并銷售至周口市的“新魯西豐”化肥(玉米肥)質量檢測不合格,涉案金額89萬元。
處罰結果:當地法院一審以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判處該公司負責人鄭某有期徒刑5年,并處罰金60萬元,沒收非法所得49.8萬元。
案例2:假農藥致葡萄種植戶損失3000斤
案件回顧:重慶市的王某,因為購買了毛某經營假農藥(灰霉病農藥霜脲•錳鋅殺菌劑),葡萄病變不但沒有改善,反而潰爛脫落,損失了3000斤。王某多次找毛某協商未果,于2017年1月16日起訴至石柱土家族自治縣人民法院,要求毛某賠償其經濟損失3萬元。
處罰結果:當地法院根據《農藥管理條例》第三十一條規定:“禁止生產、經營和使用假農藥。下列農藥為假農藥:(一)以非農藥冒充農藥或者以此種農藥冒充他種農藥的……”法院依法判決毛某賠償王某由此造成的經濟損失12000元。
相信,在我國各級執法部門的努力下,假冒農資產品將越來越少。另外,在購買農資的時候,切莫貪小便宜,要選擇正規的渠道購買。購買的時候,也要索要購買憑證并妥善保管,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和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