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22 14:35:08
央廣網北京1月17日消息(記者紀翔)據中國鄉村之聲《三農中國》報道,農業農村部昨天(16日)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通報2018年主要農產品市場運行情況,解讀當前農產品市場熱點問題。2018年,我國小麥最低收購價首次小幅下調、稻谷最低收購價較大幅度下調,政策調整效果開始顯現,呈現出一些積極變化。小麥、早秈稻和稻谷播種面積分別下降1.0%、6.8%和1.8%。主產區小麥、早秈稻開秤價低于2017年,后逐步漲至最低收購價水平之上。市場化購銷趨于活躍,成為農民賣糧的主渠道,優質優價特征進一步顯現。農業農村部市場與信息化司司長唐珂表示,2019年我國將繼續完善稻谷和小麥最低收購價政策。
唐珂:小麥最低收購價在2018年11月份已經公布了,每斤小幅下調3分錢。稻谷最低收購將也將于春節前后公布,預計將以穩為主。我們要提醒廣大農民朋友,主動適應形勢變化,以市場需求為導向,調整優化種植結構,“種好糧”、“賣好糧”,因地制宜發展優質稻和專用麥。
2018年,我國玉米庫存消化進度超出預期,市場價格穩中有漲。受下游需求快速增長和種植面積調減影響,2018年我國玉米產需缺口擴大,庫存消化進度加快,臨儲拍賣累計成交突破1億噸。全年玉米價格穩中有升,新玉米上市后收購價普遍走高,但并沒有出現暴漲,年底隨著玉米上市量增加,市場價格逐步趨穩。
唐珂:隨著東北地區玉米深加工產能陸續投產,2018/19年度我國玉米需求將繼續增加,產需存在一定的缺口。臨儲玉米將繼續保持較快的消化節奏,因此2019年很可能是我國這一輪玉米去庫存的尾聲,也可能是近年來我國玉米生產由降轉增的轉折之年,玉米種植面積將在市場機制的作用下有所恢復,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玉米市場供給。
唐珂介紹,2018年美國大豆進口關稅提高、進口量大幅減少,政府、企業等各方積極應對,市場主體大量采購巴西等國大豆,有效緩解了供應壓力,并通過主動推廣低蛋白飼料配方、拓寬蛋白粕來源,降低了下游豆粕需求。國內大豆市場運行基本平穩,沒有出現大幅波動。
唐珂:目前,新一年度的南美大豆播種進展順利,美國大豆庫存大幅增加,預計全球大豆供需關系保持寬松。在這樣的國際背景下,今年我國進口大豆在總量上是有保障的,市場有穩定運行的基礎。隨著國家對大豆生產支持力度的加大,2019年播種面積有望繼續增加,國產大豆供給能力穩步提升,與進口大豆價格的聯動性有可能增強。
2018年8月份開始,我國發生多起非洲豬瘟疫情,但影響有限,豬肉價格總體波動不大。全年豬肉批發市場均價為每公斤18.7元,同比跌12.1%。豬肉價格總體呈現“上半年下跌、下半年季節性回升、非洲豬瘟發生后產銷區有所分化”的特征。唐珂表示,預計在春節前,生豬價格將保持穩中略降,市場供應充足。
唐珂:總的看,市場供需相對寬松,春節前價格保持總體穩定,不會出現大的波動。2018年12月份全國生豬存欄同比下降4.8%;能繁母豬存欄同比下降8.3%,連續3個月跌幅超過5%的預警線,意味著今年下半年生豬上市量偏少,豬價上漲的可能性較大。總體來說,今年下半年豬價將看好,所以養殖場戶應適時補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