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08 08:55:00
蝦農喜獲豐收
近日,農業農村部網站發布首批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認定名單,憑借一只小龍蝦,潛江市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榜上有名,成為全國首批、湖北省唯一的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
潛江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總面積590平方公里,它不僅僅是一個園區,更是現代農業建設的樣板區和鄉村產業興旺的引領區。一只稻田“害蟲”,變身為農業、工業和服務業三棲明星,推動潛江蝦稻綜合產值突破230億元。
堅實的根基從哪里來? 大建基地,建大基地
新的一年,潛江市漁洋鎮橫堤村六組村民張義亮開著新買的小轎車,興沖沖地駛回了家。張義亮的紅火日子里,帶著標準化農田建設的貢獻。
潛江稻田養蝦很火,但農民之前承包的都是零散田塊,沒有規劃、沒有布局、沒有水電路配套,迫切需要政府提供標準化農田。潛江在園區域內率先探索出“統一建設,統分結合”的路子:將零散的農田建設成標準化基地,再返包合作社或村民生產經營;實行統一管理,分散經營,統分結合,合理分配。2017年,漁洋鎮、龍灣鎮和熊口鎮高標準建設了2萬畝蝦稻共作基地,每個基地都有合作社開展集中育秧、機械插秧、綠色防控和機收等社會化服務。去年,產業園基地3098戶農民全部受益,畝產小龍蝦200公斤左右,優質稻谷600公斤左右,普遍減肥減藥40%-50%,畝均純收入4000元。蝦稻產業的良好效益,帶動全市建成標準化蝦稻基地70多萬畝,掀起了大建基地、建大基地的熱潮。
更高的產出從哪里來? “高身段”換來“高身價”
精深加工是提高農產品附加值的關鍵環節,只有做強精深加工,才能換來產業的“高身段”和產品的“高身價”。產業園基地全部推行“訂單生產”,成為龍頭企業的“原料車間”。潛江龍蝦從田間到工廠,變成原味蝦、茴香蝦、辣粉
蝦等系列產品,爬上了歐美等30多個國家的餐桌。
2017年以來,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項目積極扶大扶強加工企業,撬動社會資本,投資精深加工研發和技改擴規,增加農產品產業園、湖北潛江國業產業園如何打造的附加值。潛江市培育了華山、萊克等13家小龍蝦本土企業,引進了正大集團、安井食品、周黑鴨等多家知名企業,也吸引了央企國企投資合作。
華山公司通過和武漢大學合作研發,投資近5億元建成甲殼素深加工中心,把蝦殼“變廢為寶”,從中提煉甲殼素,用于生產醫藥用品、保健食品、化妝品等更高含金量的產品,2018年甲殼素衍生制品今年實現銷售收入近30億。
更遠的發展從哪里來? 接二連三,觸網騰飛
以往,農戶找商家,商家找農戶,存在不少買賣難、運輸難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潛江在產業園建設了全國最大的小龍蝦交易中心,年交易總量達35萬噸,潛江小龍蝦訂單能在全國300多個城市做到次日送達,產品遠銷全國及歐、美、日、韓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
潛江全力推動互聯網+現代農業,建立了全國首家蝦稻大數據中心,通過物聯網信息采集,監管平臺和指揮中心建設,為產業的宏觀調控、生產調度、消費預測等提供科學決策。農產品質量安全是產業發展的生命線。潛江建設了湖北小龍蝦檢驗檢測中心,2018年檢測519批次,合格率100%。品牌也是生產力,潛江市加大“潛江龍蝦”“潛江蝦稻”區域公用品牌建設力度,探索建立統一店牌、授權編號、網上查詢、年度年檢的區域公用品牌授權經營和雙品牌運行模式。美食一條街、龍蝦博物館、一年一度的龍蝦節,吸引著天南地北的游客紛至沓來。
從養龍蝦、賣龍蝦到定標準、運營品牌,再到節慶文化和休閑旅游,潛江現代農業產業園正引領潛江龍蝦譜寫新的傳奇。(胡瓊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