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20 09:14:07 耿蘇強
“生豬由合作社代養,風險小、收益多。”提起“托管代養”帶來的分紅,陜西麟游縣酒房鎮萬家城村的貧困戶萬歲虎這樣說:“除了能學到養殖技術,每月還有2100元的勞務收入。”
在精準扶貧中,麟游縣久晟生態養殖專業合作社創新扶貧模式,引導無勞力、無技術貧困戶以托管代養或入股、統一管理銷售模式,讓貧困戶變股東享紅利,實現脫貧致富。該合作社位于麟游縣酒房鎮大莊村,目前存欄794頭。豬圈里的豬,大部分是黑毛土豬。該合作社負責人韓乖明說,豬要養一年以上,土法飼養,不用一點飼料,豬肉早已被市區的大飯店和縣上的企業提前訂購了。
2016年,韓乖明在酒房鎮大莊村辦起了養殖場。養殖場就把豬崽賒給群眾,同時還免費為他們傳授養殖技術,豬養大后,養殖場以高于市場價的價格回收。生產、銷售不用愁,還帶動了當地群眾和貧困戶養豬的積極性。當年,全鎮就有60多戶群眾參與進來,養豬147頭。
“扶貧作用較明顯,鎮上6個村的41戶貧困戶,在這里養了604頭豬。”韓乖明說,有養殖技術沒資金的貧困戶,可以從合作社賒豬,沒養殖技術的可以選擇代養或入股,每年可以拿分紅。
韓乖明說,貧困戶想養豬,如果身體不允許也不用愁,合作社可以代養,貧困戶可根據自身情況,入股2000元至6000元,由養殖場統一養殖。到了年底,按每股12%的金額進行分紅,助力貧困戶增收。記者了解到,近兩年來,不少貧困戶搬到了縣上、鎮上的新房居住,沒地方養,不少人就選擇了這種代養模式。今年,合作社已為102戶群眾共分紅10多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