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19 08:56:48
11月27日,聯合國糧農組織在北京舉辦了題為“行動造就未來——2030年我們可以實現零饑餓”的藝術展覽。該活動通過從國內外著名藝術家以及青年競賽中挑選的作品,圍繞廣泛人群的最基本話題——食物與生存,反映抗擊饑餓、扶貧、食品安全、農業文化遺產等多元主題。而金龍魚作為中國糧食行業領先品牌助力聯合國糧農組織,以公益為視角,共同開啟探討投資可持續糧食系統和農村發展的重要意義。
2018年的世界糧食日,聯合國糧農組織提出“行動造就未來”這一主題,呼吁社會各界為2030年真正實現“零饑餓”貢獻力量,同時特別舉辦了此次藝術展覽。而益海嘉里集團的“水稻經濟循環模式”,則是以實際行動助力聯合國糧農組織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進一步實現。活動現場,聯合國糧農組織官員、法國、荷蘭、西班牙、澳大利亞等國的使館嘉賓,以及熱心公益的明星主持人汪涵、知名演員姚晨、著名策展人左靖及其他重要媒體嘉賓,通過現場展示了解了企業的先進模式,部分嘉賓試吃了由優質產品制作的美食,共同分享了對此次活動的認可和祝愿。
從全球不斷增長人口的溫飽問題到氣候保護,這一系列全球性重大挑戰,都可在可持續糧食系統的構建中尋求解決之道。除了各國政府的有效實政舉措外,各企業也應盡其所能。作為此次活動聯合國糧農組織的合作方,益海嘉里集團首創的水稻循環經濟模式,受到各界關注。這一獲得中國糧油學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的創新模式,遵循“循環經濟、節能減排、惠農利民”的理念,對水稻“吃干榨凈”完全不浪費式的綜合利用和深加工,在小鮮米、優質大米、稻米油、生物能源等方面做出了產業探索。就如益海嘉里集團代表吳強的介紹:“在水稻循環經濟模式作用下,增加了農民收入,而且還能從米糠中提煉出的富含谷物素的稻米油,如果在全國復制推廣,可以大大節約大豆等油料作物的種植占地等,將農民土地用于更有價值的作物種植上。”
除此之外,附載在該循環經濟模式之上的,還有益海嘉里研發的稻殼發電技術、米糠油及從米糠粕提取脂肪酸、米糠蠟、米糠脂、谷維素、阿魏酸等衍生品用于食品專用油脂、油脂化工、化妝品等行業的技術。可以說,通過這種模式,每粒稻谷的價值都實現了最大化。
與此同時,在這條水稻循環經濟產業鏈上結晶出品的金龍魚小鮮米、稻米油等產品,也受到了消費者和行業專業機構的認可。例如活動現場嘉賓試吃的壽司等美食,就是水稻產業鏈上最新技術結晶的優質產品——金龍魚小鮮米制作的。據了解,金龍魚小鮮米通過對水稻進行“5步鎖鮮”,將“鎖鮮90天”概念融入到稻米領域,盡力保留大米營養價值的同時,讓嘉賓體驗到米飯粒粒回甘的天然美味享受。
吳強表示,“益海嘉里深知要實現徹底的脫貧,單靠一個集團、一個產業是遠遠不夠的,而是需要創造可持續、可推廣、可復制的產業模式,啟發及吸引更多有擔當的品牌、企業參與進來,發揮各自所長,集社會之力帶動相關產業同步發展,真正全面實現減貧、脫貧、糧食不浪費,從而徹底實現零饑餓的目標。”
用行動造就未來,讓世界不再饑餓,這是益海嘉里的期許,也是所有人共同的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