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30 11:39:39
近日,農業農村部發布了質量興農五年規劃,這預示著我國的農產發展已經從重視產量轉向了重視質量,今后衡量農產品好壞,產量不再是最重要的標準,隨著人們對高質量農產品的需求提升,品質更高的農產品將獲得更高的市場,我國農產品將走上高品質發展道路。
“我國居民食物消費中70%以上是農產品,食品安全源頭在農產品,基礎在農業,必須正本清源,堅守質量安全的行業底線。”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司應急與評估處處長方曉華介紹,近年來,農業農村部始終堅持“產出來”與“管出來”相結合,大力實施投入品減量化、生產清潔化、廢棄物資源化、產業模式生態化、管控全程化等新型綠色生產方式,同時強化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對突出問題開展綜合治理,構筑誠信體系,督促生產經營者加強自律,落實質量安全主體責任。
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表明,我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總體穩定向好,今年前三季度抽檢總體合格率為97.3%,比上半年提高了0.2個百分點,為農業農村發展和食品產業健康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隨著消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消費觀念也發生了轉變,特別是對食物營養健康的需求不斷提高,對優質、綠色的農產品需求量不斷攀升。優質農產品供給水平的提高,為食品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方曉華說,當前我國優質農產品生產布局初步形成,2017年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業主營業務收入達20萬億元,質量效益持續改善。方曉華認為,食品產業應抓住提質增效的重要契機,聚焦農產品產地加工、冷鏈物流、品牌建設等薄弱環節,推進生產、加工、流通、營銷產業鏈全面升級,促進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順勢推動自身的轉型升級。“下一步,我部還將繼續加強優質農產品品種研發推廣,大力發展綠色食品、地理標志農產品和有機農產品,構建優勢區域布局和專業化生產格局,穩定發展優質糧食等大宗農產品,積極發展優質高效‘菜籃子’產品,不斷提升優質農產品供給能力。”種植農產品的農民和企業也要抓住機遇,提前調整種植結構,引進先進的種植技術,為種植更多高品質農產品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