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欧美另类,久久99精品久久久噜噜最新章节,北条麻妃久久99精品,欧美日韩中文在线,精品国产一级,a级特黄一级一大片多人,国产成人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1120180013
> 首頁 > 農機 > 正文

陜西——良種與良法集成“打包”

2018-11-22 09:01:00   

“現在用收割機收割玉米,直接出來的就是玉米粒,這高科技真是幫咱農民省了大麻煩。”陜西省旬邑縣職田鎮青村村民張忠財說:“過去收割機收割后都是玉米穗,運回家還要晾曬脫粒后才能賣。”

張忠財算了一筆賬,機器直收一畝玉米籽粒的價錢和穗收差不多,產量和普通品種相當,但節省的勞力卻不止兩三個。他說,高科技給農民辦了好事,明年春節后就去找西農大專家要種子,自己家的7畝地都要用上機收品種。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自主選育的早熟耐密宜機收玉米品種、配套的全程機械化生產技術,再加上國產的收割機,讓陜西玉米籽粒直收很好實現了國產化,將帶動我國玉米生產邁上新臺階。”國家糧食豐產科技創新工程項目總設計師、中國農科院作物研究所研究員趙明如此評價說。

據專家介紹,籽粒直收是繼機械摘穗之后玉米生產的一場革命,也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結果,美國早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就全部實現了籽粒直收。在我國,玉米籽粒直收的研究起步于2007年左右。隨著農村勞動力的嚴重短缺,近幾年,一些地方開始引進國外的玉米機收品種和收割機,但“洋科技”在中國不僅水土不服,還容易被“卡脖子”。

陜西省春玉米商業化育種首席專家、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授薛吉全帶領的團隊走在了我國玉米籽粒直收研究國家隊的前列。選育的玉米新品種耐密植、抗倒伏、成熟早、含水率低、破損率低,有效解決了玉米籽粒直收難題。不僅如此,他們還結合不同生態區實際,集成了從精量播種到緩控釋肥、膜側種植、機械收獲、秸稈還田的全程機械化生產技術,將良種與良法“打包”在全省3個生態區10個基地示范應用。

由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國農業大學、河北農業大學、黑龍江省農科院、山西省農科院玉米所、寧夏農科院作物所和陜西省有關專家組成的專家組認為,在今年玉米生長中期遭受高溫干旱、后期陰雨寡照的條件下,薛吉全團隊選育的玉米新品種表現出豐產宜機收的特性,與配套技術一起樹立了玉米全程機械化生產的“陜西樣板”。(宗禾)

陜ICP備13005735號-1 農業科技報社版權所有 聯系電話:029-87031703 m.kolcatapizz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