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16 14:47:22
陜西日報記者 韓富斌 程剛 本報記者 翁瑞
糧安天下,種鑄基石。近年來,陜西省楊凌示范區始終在現代農作物新品種培育的道路上砥礪前行,朝著“全國旱區種業硅谷”的目標邁進,目前成功培育出各類動植物新品種600多項。其中,“西農979”“西農511”“陜單系列”“秦油3號”“瑞陽、瑞雪”等小麥、玉米、油菜、蘋果優良品種享譽全國。
如今,楊凌“金種子”不僅造福了廣大群眾,更不斷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延伸,創造著一個又一個高產紀錄,為現代農業發展貢獻著“楊凌力量”。
區校攜手結出累累碩果
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楊凌農科作出重大貢獻。
上世紀50年代的“碧螞1號”,60年代的“豐產3號”,70年代的“矮豐3號”,我國這3個里程碑式的小麥主栽品種全部來自楊凌。
上世紀80年代,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者李振聲院士,在楊凌首次成功用牧草和小麥進行遠緣雜交,培育出了“小偃”系列小麥良種,改善了我國糧食生產的面貌,開創了我國小麥遠緣雜交育種的新篇章。
近年來,楊凌示范區依托駐區兩所大學以及246個農業科技園區、高校新農村發展研究院,設立了國家(楊凌)旱區植物品種權交易中心,大力開展種業科研和良種示范推廣工作。該交易中心每年培育動植物新品種30多個。其中,“西農979”小麥新品種累計推廣超過1億畝,“秦優7號”油菜出油率達到48.6%,“陜單609”創造了陜西玉米單產最高紀錄,“瑞陽、瑞雪”“秦脆、秦蜜”有望成為中國北方蘋果主產區更新換代的主栽品種……
今年以來,楊凌示范區堅持把做強種業作為重要的產業支撐,以金牌“店小二”的服務標準,主動服務駐區兩所大學,不斷完善“區校一體、融合發展”協同創新機制,加速釋放種業科研優勢,將種子產業作為優先發展產業,制定了《大力發展現代種業的實施意見》,組建了楊凌農科種業有限公司,啟動實施種業企業“創新提升”工程……
在一系列舉措的支持下,楊凌種業得到了跨越式發展,各項數據不斷刷新:新品種審定個數連年增加,已審定通過“西農511”小麥品種、“西油2號”雜交油菜品種等650項農業科技創新成果,增加產值超過千億元;聚集各類種子企業26家,其中省級“育繁推一體化”種子企業達到14家;農作物新品種示范推廣面積逾億畝,年種子交易總額約6億元,占全省年交易量的三分之一。楊凌示范區已成為陜西省種子認證企業最為密集的地區,西部地區最重要的農牧良種集散地之一。
依托園區打造種子企業集群
11月4日,楊凌種子貿易廣場開業。總投資18億元的楊凌種子產業園初步建成,標志著楊凌種業發展跨入新時代。該園區的建成形成了“洼地效應”,吸引江蘇大華、甘肅五谷、北京德農等一批“大牌名角”種子企業入駐。“選擇入駐楊凌種子產業園,是因為這里不但有兩萬多平方米的倉儲設施等硬件配套,而且有智能化管理系統、農業專家咨詢服務中心,以及貼心細致的生活配套設施等軟件服務。”陜西楊凌農民育種專家羅恩后認為,種子產業園有望成為西北地區種業知名品牌的“競技場”。為把楊凌種業發展成為“拳頭”產業,楊凌示范區今年還將從組建楊凌農科集團、種業研發中心、種業服務平臺、種子試驗示范基地等多方面入手,持續引導和扶持種業形成大成果、創出大品牌,不斷增強對干旱、半干旱地區種業科技支撐與示范引領的作用。
“作為國家第一個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楊凌要履行好國家使命、在更高層次上發揮作用,就要有更大的擔當精神,把種業做大做強。”楊凌示范區黨工委書記李婧表示。下一步,楊凌示范區將以種子產業園為平臺,充分發揮農科種業公司作用,用活用好5億元種業發展基金,加快組建旱區種子研究院,以市場化方式,抓好種子研發和市場營銷,促進種子產業升級發展。
在“一帶一路”沿線播撒合作共贏良種
楊凌“金種子”不僅造福了廣大群眾,更不斷向“一帶一線”沿線國家和地區延伸。
前不久,哈薩克斯坦阿拉木圖州圖爾根村中國—哈薩克斯坦農業創新園里的玉米長到了近一人高,其果實顆粒飽滿。“中國的玉米品種防病和抗旱能力非常強。”中哈農業創新園哈方公司聘請的農藝師阿布姆斯利姆·阿利蘇爾塔諾維奇指著身邊編號為“MZ7”的一片玉米說。
2015年5月,楊凌示范區和哈薩克斯坦國際一體化基金會簽署協議,決定共同開發建設總面積為200公頃的中哈農業創新園。
3年多來,中哈農業創新園引種試驗了小麥、玉米、大豆、油菜和苗木等6大類45個品種,并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中國專家研制的“WW-5”小麥畝產達319公斤,較當地品種增產82.3%;
“P2”大豆畝產達232.5公斤,較當地品種增產32.7%;“MZ6”玉米品種平均畝產達399.6公斤,較當地品種增產15%……
楊凌示范區的優良品種得到了引種國的高度認可。該項目成為哈薩克斯坦農業部重點推動建設的雙邊合作項目,該園區也成為楊凌示范區企業“走出去”的成功范例。如今,楊凌示范區以“一帶一路”建設為契機,將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源源不斷地輸送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合作共贏的良種在這里不斷生根發芽、開花結果,推動楊凌“金種子”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