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16 09:00:57 閆珅 駱妍
京東農場模型。
農產品的數字化“身份證”已走進百姓生活,掃一掃,相關農產品的品種、產地等信息一目了然,實現了部分可追溯。但在這一過程中種植、運輸、售賣等環節仍然由不同的企業或農戶分步實現,很難做到食品安全生產和全程供應鏈管理,最終達到從農田到餐桌的全程控制可追溯的無縫對接。因此,誰能夠實現產業鏈無縫對接,便能夠領先一步收獲更多。
水肥一體的澆灌設施、播種收獲全自動化的生產方式以及從農田到餐桌的可追溯體系,本屆農高會C館,京東農場依托供應鏈、物流、金融等優勢,實現了農產品安全生產和全程供應鏈管理的無縫對接,力求解決食品追溯中最復雜、最難的部分,連接農場主與市場,讓消費者買得安心、吃得放心。
“今年7月,京東設施農業數字農場項目啟動,并詳細制定了農產品生產的全產業鏈生產標準,從一粒種子的種植生長到成熟采摘、物流運輸、商品購買,最終再到消費者的餐桌上,實現追本溯源,讓整個環節清晰可見。”京東農場的供應商楊凌天海智慧水電科技董事長劉斌鋒告訴記者,目前,已建成400多畝無花果和葡萄種植地,預計在明年年初果實成熟后,將通過線上京東農場銷往全國各地,讓消費者吃得放心。
眾所周知,農產品追溯是食品追溯中最復雜和最艱難的部分,涉及環節眾多。京東農場如何解決這些難題?劉斌鋒介紹,在農產品生產環節,他們采用最先進的智能化種植技術,減少化肥利用、降低農藥使用、加強生產環節的監控,并依托京東供應鏈、物流、大數據、營銷、金融和技術能力,實現農產品完全可追溯。文/記者 閆珅 駱妍 圖/記者 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