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欧美另类,久久99精品久久久噜噜最新章节,北条麻妃久久99精品,欧美日韩中文在线,精品国产一级,a级特黄一级一大片多人,国产成人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1120180013
> 首頁 > 養殖 > 正文

草壯牛肥村民富 留守人員不空留

2018-11-05 14:43:26    裴燕

編者按:2014年,南方現代草地畜牧業推進行動項目正式實施。中央財政安排“畜牧發展扶持資金”,支持開展南方現代草地畜牧業推進行動。政策要求,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前提下,推動南方現代草地畜牧業發展,促進農民增收。項目主要是通過天然草地改良、提升南方草地資源承載能力,實現草畜平衡。項目實施后,相關政策與試點縣實際情況是否融合?對促進試點縣現代草地畜牧業乃至現代農業有何影響?近日,本報記者跟隨全國畜牧總站草業處到試點縣之一——四川省進行調研,實地考察了宜賓市筠連縣和瀘州市敘永縣的草地畜牧業發展情況。本報將先后兩期刊登兩地相關調研情況,本期重點刊發筠連縣五豐村的調研觀察。

“大步騎牛往前奔,建設幸福五豐村”、“只要把牛養得好,買起小車到處跑”、“新時代續寫新篇章,打造川南肉牛第一村”……在四川省筠連縣筠連鎮五豐村,這樣與牛有關的標語隨處可見。在村民們的房前屋后,一幅幅繪制的紅色牛仿佛要從畫中奔跑出來,引領村民們邁向致富路。五豐村離筠連縣城大約半個小時車程,有一半的路程是沿著山路盤旋,道路兩邊郁郁蔥蔥的,是各式各樣的飼草。村書記趙陽均就站在村口,笑意盈盈。隨行的筠連縣畜禽發展中心主任羅光華打趣,“草長得壯,牛長得肥,村民們錢袋子鼓,他當然高興。”

老人婦女都上崗種草養牛有盼頭

趙陽均不僅是村書記,也是五豐黃牛養殖專合社的理事長,管理著專合社的282戶社員。近年來,他帶著村民種草養牛,村里的老人、婦女都找到了營生,日子過得越來越好。“自從我們成為項目試點之后,牛越來越容易養了。”他指著路邊的一處飼草地說,“這是項目實施后,我們在縣畜禽發展中心的引導下從廣西引進的‘桂牧一號’飼草,這種草產量高,一次種植,多年收獲,不僅有營養,適口性還好。”

據了解,項目建設總投資533萬余元,其中省級財政補助資金400萬元,專合社自籌133萬余元,如今專合社已種植優質牧草3000畝,其中種植桂牧一號(含象草)和多花黑麥草2000畝,飼用玉米和多花黑麥草500畝,紫花苜蓿和鴨茅200畝,新型飼草作物300畝。此外,專合社專門為這些飼草配備了尿素肥和復合肥,還購置安裝田間灌溉管道3000米,修建種草田間通道3000米。

遠遠地,記者看到山上有一名婦女在割草。趙陽均介紹,“村子里,男人都出去打工了,大多是老人和婦女,不過在我們這里養牛,并不需要多壯的勞動力,老人沒事了到牛舍喂喂牛,婦女閑下來到山上割點草,就是這么簡單。”等參觀到村民趙陽忠的牛舍時,割草的婦女剛好騎著電三輪車回來了,車上自然裝著滿滿的鮮草。“趙書記來了,草快吃完了,我又去割了點。”婦女一邊熱情地打招呼,一邊嫻熟地把飼草卸車,放在鍘草機旁邊備用。牛舍里,十幾頭架子牛正在專心吃草,雖然大小不一,卻都體格健壯。

山綠了牛肥了種草也能賺錢了

“出門就是饅頭山,地瘦缺水沒有田。”由于缺水,交通不便,過去的五豐村因為貧困遠近聞名,如今的五豐村通過種草養牛,宛若一個花園小鎮。整齊規劃的民宅、寬闊潔凈的馬路、充滿文化的休閑廣場,無不顯示著村民生活的富足。

趙陽均本身也是一個“牛人”,從村書記到商人,之后他又帶著資金帶著夢想回到村書記的崗位上。“我2004年開始養牛,有了經驗之后,2008年開始帶著大家一起養牛,當時村里一共有45頭牛,我就有18頭,如今全村有2000多頭,我還是十幾頭。”一心撲在村事業上的他,也沒有時間擴大自己的養殖規模。

五豐村的2000多頭牛很分散,家家戶戶都有存欄,從10頭到20頭不等,牛舍就建在房屋的后面,村民一日三餐后起身便可以去喂牛。站在村外看不到一頭牛,走進村里才能發現全都是牛。國家肉牛牦牛產業技術體系首席專家曹兵海曾評價這種模式為“山繁川育、藏牛于戶”,小群體大規模的養殖方式適合我國南部山區發展養牛業。

“以前村民養牛多數草料需要購買,現在,村周邊的山上全種上了飼草,種類多,營養全面,基本不用怎么購買飼料。還有村民在把草和漆樹進行套種,一塊田地,兩份收獲。”趙陽均指著遠處的田地說,“這些地以前都是種玉米的,一畝地賺不了多少錢,對勞動力要求還比較高,玉米收割后的秸稈焚燒還會造成環境污染。”現在村民們都不種糧食作物了,都種上了飼草,即便種玉米也是青貯玉米,種的飼草自己的牛吃不完還可以賣掉。拿桂牧一號來說,一畝地一年能產18噸,每噸能夠賣到400元。而種玉米呢,一畝地也就1200斤,最多賺1000元。

養牛的糞便經過處理后回到農田,又滋補飼草。種養循環讓這個村的草牧業達到了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宜賓市畜牧水產局科技推廣中心主任申洪兵介紹,2017年底,項目區肉牛存欄2832頭,出欄1096頭,存欄母牛936頭,同比分別增長25.1%、18.9%、15.2%。在專合社的帶動下,種草養畜、秸稈青貯養牛技術得到推廣,飼草飼料成本顯著下降,增加了肉牛產業的經濟效益。

守著家就能致富誰又愿背井離鄉

五豐村的牛很少從外地引進,都是自繁自養,“這么做一是成本低,二是能夠降低疫病的風險。”趙陽均介紹,“‘母牛產犢牛,三年五頭牛’。村民們自己就可以慢慢地擴大養殖規模。一戶村民一年若能出欄10頭牛,就能輕松盈利四五萬元。再加上種草的收益,村民們當然干勁十足。”在外鄉打工的趙陽權聽說村里的變化后,心動了。短暫思考后,就回到了家鄉,開始養牛,如今他擁有20余頭牛。

除了房前屋后的牛舍外,五豐村還有一個集中養殖小區。這是專合社集資修建的,一些想擴大規模或者家里沒有地方養牛的村民可以在這里養牛。

養牛這么簡單嗎?每個人都能養牛嗎?沒技術怎么辦?牛生病了怎么辦呢?

這些問題在草地畜牧業項目立項的時候便已經被考慮到了。從國家級的專家教授到村級的赤腳醫生,五豐村來過的養牛專家不計其數。申洪兵就曾多次給村民們授過課,村民們對養牛知識的渴求讓他很受感動,表示有機會一定會多來給鄉親們傳授養殖知識。

羅光華表示:“通過項目實施,五豐村建立了較為標準的種草和利用秸稈養牛示范場,為全縣科學、安全養牛提供了較為規范的樣本;同時增加農村勞動力就業崗位,帶動周邊肉牛養殖戶發展。在專合社的帶動下,種草養畜、秸稈青貯養牛技術得到推廣,飼草飼料成本顯著下降,增加了肉牛產業的經濟效益,種養循環、綠色發展理念正在得到體現。”

 

陜ICP備13005735號-1 農業科技報社版權所有 聯系電話:029-87031703 m.kolcatapizz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