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30 09:39:36 艾芳
在河南省扶溝縣古耕農業開發公司的食用菌種植基地,放眼望去,上面是一排排光伏太陽能發電板,下面是食用菌種植大棚,高低參差,頗為壯觀。該基地是扶溝縣在脫貧攻堅工作中進行的有益嘗試,同一空間,高處進行光伏發電,下面養殖食用菌,充分利用了空間資源,大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走出了一條“光伏+農業”的產業脫貧路子。
走進一座大棚,只見泥土間一簇簇黑頭白身的羊肚菌正茁壯成長。基地的專家李秀紅向記者介紹說:“基地的羊肚菌畝產能達到600多斤,平均每畝效益能達到3.5萬元。”
2017年,扶溝縣引入“光伏+農業”產業扶貧項目,在韭園鎮二十里店村流轉土地880畝,空中發電,地面種植,目前已建成年發電量為3000萬千瓦時的光伏電站和220個溫室大棚,全部種植食用菌。
二十里店村黨支部書記劉東亞介紹說,該村284戶農戶流轉土地880畝,每畝租金1200元,其中10戶貧困戶年人均可增加收入3850元。基地還成立了吉祥食用菌合作社,對周邊村貧困戶進行結對幫帶。農戶在種植期間不僅可以免費使用基地的大棚等材料,還可享受全程的技術指導。“僅此一項,就帶動貧困戶101戶,貧困人口303人”。
一年前,二十里店村村民劉建坡怎么也想不到,自己這么快就能摘掉貧困戶的帽子。他說:“前年我老婆生病,看病花了不少錢,又有兩個孩子需要撫養,家里實在困難。現在政策真是好,我老婆在吉祥合作社打工,離家近,活又輕,每個月有2000多元的收入。我用金融扶貧貸款買了輛小貨車跑運輸,一年也得掙3萬多元,日子是越過越有奔頭了。”
“產業扶持是脫貧攻堅的有效途徑。‘光伏+農業’的產業扶貧模式,帶動和幫助貧困群眾通過就業、入股、發展產業等多種途徑實現了增收。”扶溝縣縣長張穎波說。
截至目前,該縣累計投入扶貧專項資金4676.46萬元,參與產業扶貧的種植、養殖合作社有260家,建成精準扶貧產業基地30個,使3319戶貧困戶搭上了特色產業發展的“順風車”,貧困戶年平均增收達3500元至4000元,脫貧致富的路子越走越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