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12 08:39:13
本網記者 張培奇 范亞旭
9月26日,豫東周口市西華縣天朗氣清,黃泛區農場的農民王和武一大早就來到了自家流轉的玉米地里看玉米長勢。“今年施用了‘微蜜’有機水溶肥料,每畝玉米不僅少施了20%的化肥,玉米的長勢還明顯旺盛了,現在看這玉米籽粒長得多飽滿,豐收已成定局,以后真不能小瞧這種高科技肥料。”種60多畝玉米的王和武隨手剝開了一個玉米棒的外皮后興奮地說。 王和武所種的一部分玉米田被河南奈安公司定為玉米試驗田,以此來展示其生產的“微蜜”有機水溶肥土壤減肥增效技術的效果。當天,還有來自河南農業大學、河南省農業科學院、河南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以及全省40多個縣市農業土肥系統的專家前來王和武的玉米地里參觀考察試驗田內的玉米長勢情況。
金秋九月,豫東平原上隨處可見豐收的景象,王和武的玉米也已經成熟等待收獲。在玉米田內,王和武與周口農業部門的一名工作人員一起從玉米試驗田以及相鄰地塊連根拔起兩棵玉米,只見試驗田的玉米根系更發達、更粗壯。“這是因為施用了‘微蜜’有機水溶肥料,改善了土壤,增加了肥力,從而改善了作物的生育性狀和長勢。”現場一位農業專家解釋。
為進一步驗證“微蜜”有機水溶肥新技術對土壤減肥、作物增效的效果,河南省農業廳組織有關專家對施用該肥料的百畝玉米示范田進行現場測產驗收。測產驗收報告顯示,玉米品種為登海605,根據測產方案,專家組隨機分別抽取6個點進行測產,試驗田結果為畝產量686.5kg,較示范區周邊相同品種的常規種植田塊平均畝產610.1kg,增產76.4kg/畝,增產率達12.5%。
為進一步推進耕地質量提升新技術的應用和推廣,河南省充分發揮新技術新產品在耕地質量提升中的作用,當天,河南省土壤肥料站在周口市舉辦了全省耕地質量提升新技術培訓班,以此交流耕地質量提升新技術試驗示范成果及成功經驗。在培訓班上,特邀全國人大代表、享有“中國第一治土人”稱號的黨永富對土壤污染治理技術的概況、“微蜜”有機水溶肥料在玉米生產過程中發揮的作用,以及其在黑龍江、新疆、湖南等省區推廣案例和應用情況作專題技術培訓。
當前,耕地質量提升是一項社會性的工作,需要全社會多方面力量支持。河南省2018年耕地保護與質量提升促進化肥減量增效項目提出:“依托種植大戶、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社會化服務組織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開展示范區建設。采取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吸引有實力、有技術、有意愿的企業參與,共同探索建立市場化運行為主、政府扶持為輔的耕地質量保護提升常態化實施組織方式、服務機制和政策框架。”河南奈安公司在此方面則做出了積極探索。
眾所周知,耕地質量提升是實現“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的關鍵著力點。“目前,市場上涌現出如土壤調理劑能夠調節土壤酸堿度、改善土壤結構、增加土壤肥力等,新型肥料能夠改良土壤理化和生物性質、提高養分利用率等很多新產品新技術。”河南省土壤肥料站專家介紹,這些新產品新技術的研究和應用是實現農業綠色發展的重要途徑,對其要進行全面深入的學習和辯證地理解,仔細思考這些新產品新技術在本區域內的可行性,如果可行,再反復衡量其在本區域內推廣應用的最佳切入點。
實習編輯:于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