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28 08:57:48
改良后的收割機正在收獲芝麻。
“有了中國農科院油料所的全程機械化技術,合作社種植芝麻的積極性更高了。”9月16日,在湖北省鄂州市段店鎮,益農農機合作社理事長周蘭華正安排收割機在地里收獲芝麻。他介紹說,傳統人工收獲芝麻要經過打捆、晾曬、脫粒幾道工序才能完成,現在使用改良后的設備,收割機走一遍,白花花的芝麻籽就從機艙里輸送出來。
因為芝麻常規品種植株高大、成熟期不一致、蒴果易炸裂等因素,難以適應機械化種植和收獲,而人工種收投入大,尤其是隨著勞動力短缺和用工成本上漲,芝麻種植比較效益大幅降低,種植面積萎縮。專家和廣大芝麻種植戶表示,解決芝麻生產機械化問題已成為產業發展的首要任務。
在中國農科院科技創新工程和國家特色油料產業技術體系的支持下,中國農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張秀榮研究員帶領的芝麻創新團隊,針對產業重大科技需求,經過多年攻關,使我國芝麻生產機械化進程取得重大進展。已選育出耐密植、高產、多抗、適宜機械化種植的芝麻新品種“中芝78”,創建了芝麻七合一輕簡化聯合直播技術,集耕整、起壟、開溝、施肥、播種、覆土和除草等7項工序一次完成,建立了芝麻機械化一次性聯合收獲技術。通過多項關鍵技術創新和集成,使芝麻生產成本從每畝約700元降低到300元,畝均節本增收400元。本報記者何紅衛樂明凱文/圖
實習編輯:于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