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20 09:01:00
我國是當之無愧的豬肉消費大國,隨著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對健康、安全食品要求的提高,越來越多人希望能夠吃到口感更好、肉質更鮮美,同時也更加綠色、健康的豬肉以及豬肉制品。這就是為什么一些農村土豬肉近年來受到消費者青睞的根本原因。
但是站在生豬養殖的角度來說,擁有良好口感的綠色無公害豬肉,是需要付出較高的養殖成本的,比如生豬的養殖周期更長,比如防疫方面的要求更高,在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下,不是任何一個養殖戶或養殖企業都能夠承擔這樣的養殖風險的。所以從滿足消費者消費需求的角度來看,我們迫切需要尋找一種既能夠有效降低養殖成本,同時又能夠得到消費者和市場認可的生豬養殖模式。
市場的美妙之處就在于,有消費需求,就會有生產方面的嘗試與探索。于是,家豬野養、放豬歸山等生豬養殖模式,又開始重新回歸我們的視野。家豬野養、放豬歸山的優勢是很多的。從養殖的角度來看,首先可以極大地減少飼料的投入,節省飼料成本。有效降低了養殖戶的養殖成本,可以避免生豬投放市場以后價格過高,乏人問津的情況。
其次,處在放養狀態的生豬獲得了極大的“豬身自由”。為了尋找可口的食物,它們一天當中大部分時間都在運動當中,運動量非圈養家豬可比。同時其接觸的環境也相對復雜,不僅肉質緊實,對疾病的抵抗力也大大強于圈養豬。這樣一來,豬肉的口感會變得更好,同時對疾病的抵抗力也大大提高,同樣可以降低養殖戶的養殖成本。
而從市場的角度來看,這些相比于用飼料喂養、短時間內催肥的圈養生豬,其口感、營養價值等等都更勝一籌,自然能夠得到消費者的歡迎,其豬肉的價格也是普通豬肉的一倍以上,乃至更多。而且,從現在那些付諸實際行動的家豬野養的養豬戶來看,顧客以回頭客為主,都是提前打好招呼,要多少豬肉,所以有點接近于“訂單養殖”,這就有效降低了養殖戶的養殖風險,能夠讓這一模式進行一種良性循環。
實習編輯:于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