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30 08:57:00
本報記者 李曉光
觀察牛群生長情況,指導工人加工飼料,到各地尋找優質牛犢、了解市場行情……自從2013年建起了養牛場后,甘肅省慶陽市西峰區董志鎮北門村村民張少華幾乎每天都在忙碌中度過。近日,記者來到張少華的耀輝養殖農民合作社,在一幢幢整齊排列的標準化牛舍里看到,一頭頭體格健壯的肉牛正悠閑地吃著飼料。
據介紹,為實現致富奔小康,張少華2013年4月投資120多萬元,成立合作社,建設養殖場,引進了70多頭西門塔爾、夏洛萊、秦川等品種的肉牛進行養殖。精心飼養半年后,這批牛全部出欄,除去成本,每頭凈賺了1000元到2000元。此后,合作社一直保持近百頭的養殖規模,年出欄150頭左右肉牛,純利潤達到十幾萬元。
2016年,張少華在馮堡村流轉土地,建了9幢牛舍,配備了辦公生活用房、草料庫、消毒防疫、青貯及無害化處理等配套設施,同時擴大了養殖規模。為了節約草料成本,張少華流轉1000畝土地種植玉米,加工青貯飼料。在養殖過程中,他特別注重疫病預防,每天清潔圈舍,三天消毒一次,及時打疫苗。因為管理得當,經驗豐富,對市場行情把握準確,2016年至今,合作社每年出欄肉牛達到500多頭,純收入在40萬元左右。
如今,張少華不僅自己鼓起了腰包,還為8名村民提供了就業崗位,同時帶動周邊10多戶村民發展養牛業。“下一步,我準備實施二期工程,擴建牛舍,另外打算動員周邊群眾以土地入股合作社,帶動更多農民一起致富。”張少華說。
實習編輯:于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