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06 11:10:21 張培月 孫希洋
一個人管理5個蔬菜大棚,會不會累壞了?
近日,在山東省陽谷縣安樂鎮東大生態園的西紅柿大棚內,正在準備澆水的工人趙華周卻說:“一點不累,還很輕松!”
“高科技讓干農活也越來越省力了。”趙華周邊說邊按下了滴灌設施的啟動鍵,兩個大棚開始自動灌溉,水和營養液通過噴滴管直接傳送到了菜苗根部。
“以前是大水漫灌,棚內濕度大,蔬菜容易得病。現在安裝了滴灌施肥設施,水肥按時按量配比,大大降低了濕度和病蟲害發生的幾率。”基地的生產負責人鄧運成指著遍布整個大棚的黑色滴灌管介紹,之前一個大棚需要兩個人才能管過來,如今生態園基地內120個大棚,只需要22個管理人員,效率一下子提高了10倍。
同樣受益于水肥一體化應用的還有谷豐源育苗基地,在這里,只要輕點鼠標,安裝在大棚內的噴頭就會噴出水花,生長在PVC管道里的蔬菜立馬開始享受“淋浴”服務。谷豐源生態園技術員馬福蘭告訴筆者,得益于互聯網技術的廣泛應用,現在基地里的蔬菜都會“說話”了,大棚溫度高了會提醒,土壤溫度低了會通知。“特別是滴灌技術與傳統漫灌相比,能夠節水30%,節肥40%以上,而且省工、省時、省錢,真正實現了節本增效。”像東大生態園和谷豐源一樣,如今陽谷縣眾多蔬菜種植戶,都安裝了滴灌設施。
智慧農業的飛速發展,其背后還是農業科技的支撐。水肥一體化技術給傳統農業灌溉注入了智慧血液。陽谷縣農業局負責人介紹,隨著物聯網等新技術的推廣應用,智慧農業正在成為陽谷縣傳統農業轉型升級的新亮點。目前,陽谷縣正在大力推廣應用移動互聯網、物聯網等技術,著力建設土壤監測、智能化決策、電商平臺等配套工程,逐步把傳統農業變成“指尖上的農業”,促進農民增收致富。
實習編輯:于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