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01 11:16:51 黃全智
“想蓋地膜種片土豆,可是有些技術還不太懂,干著急啊,沒想到微信朋友圈幫我解決了難題。”江蘇省徐州市銅山區大彭鎮沙塘村村民陳興禮開心地說。
同陳興禮一樣,如今該鎮農民紛紛使用微信、微博、QQ等工具與各級技術人員聯系,部分農民還將自己的種植養殖管理心得發布到網上,進行相互交流,開啟了農業生產“微時代”。
近年來,大彭鎮社區教育中心、農技服務中心巧妙利用移動互聯網開展線上技術指導,通過農技微信群向廣大農戶發送良種良法、測土配方施肥、病蟲害防治情報等信息,將農技知識實時更新到微博和微信朋友圈里,為農戶解決農業技術難題,推廣農業新技術,按農事季節及時發送服務信息。同時,借助微信平臺精準的信息以及圖片、語音功能,農技人員與服務對象隨時展開互動,答疑解惑。
通過及時發布和種植養殖戶息息相關的農業信息,不僅讓傳統的“面對面”溝通變成了隔空互動交流,實現了服務群眾“零距離”,更提高了生產效率和質量。夾河村村民張秀梅的微博和QQ空間里,大部分都是關于農業種植、養殖技術方面的圖片及文字信息。
如今,微信、微博成了當地農民的“農情隨身課堂”,在政策查詢、技術指導、信息傳遞、氣象預報等方面提供服務,農民進行農事活動輕松多了,再也不用擔心信息滯后。農民通過網絡平臺獲得急需的農業生產信息,把種植、養殖難題“秒”解在農業生產一線,智能手機成了農民增收致富的“導航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