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欧美另类,久久99精品久久久噜噜最新章节,北条麻妃久久99精品,欧美日韩中文在线,精品国产一级,a级特黄一级一大片多人,国产成人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1120180013
> 首頁 > 養殖 > 正文

生態養殖+全產業鏈聯動讓青林鄉“牛”起來!

2018-07-24 17:50:54   

清晨,喂牛;白天,粉碎牛飼料;晚上,打掃牛舍……六盤水市青林鄉二寨村生態養牛基地里,每天都有30多名工人每天圍著牛轉。按照“生態養殖+全產業鏈聯動”的理念,利用當地種草養畜的傳統優勢,青林鄉打造了“牧草種植→牛羊養殖→有機肥料加工→牧草種植”的現代山地生態循環農業,實現貿工農一體化發展項目。

青林鄉采取集中飼養、散養、托養的方式進行養殖,力爭形成萬頭規模化養殖。其中家庭散養,實現既富“口袋”又富“腦袋”的雙豐收。

今年51歲的陳學亮因妻子的腿病致貧,一直以來,靠著養殖本地黑山羊維持一家人的生計。這樣的狀況在兩年前發生了改變。2015年底,陳學亮的堂弟羅超辭掉城里工作,揣著這些年掙下的家當回到村里與哥哥一起養牛。 請不起工人,陳學亮的妻子,成了“牛保姆”;羅超的妻子從一名理發師,變成“割草工”;兄弟兩則通過學習培訓,逐漸成長為“牛專家”。

隨著一頭頭牛犢出生,一變二、二變四、四變八……現在,羅超成了當地有名的養殖大戶。“以前養殖的都是本地牛,個頭長不大。”羅超說,“現在養殖的西門塔爾牛,個頭大的有2000多斤,一頭牛的產值是以前的兩倍多。”羅超兄弟倆的牛越來越多,周邊老百姓“眼紅”了。兄弟兩卻不“吝嗇”,與當地老百姓分享自己的成績。

二寨村生態養牛基地,作為當地養牛業的“扛把子”,逐漸喚醒了青林老百姓的“養牛之道”。同羅超、陳學亮兄弟一樣,貧困戶余興艷也是生態養牛基地上的一名工人。“固定收入了,孩子讀書的生活費不愁了!”余興艷表示,“等學到一定技術后,我準備領幾頭牛來自己養,早日摘下貧困的‘帽子’。”貧困戶劉道祥一直很想養牛,但缺少啟動資金,兄弟倆幫他貸款25000元購買了三頭母牛;兄弟倆先后借了兩頭牛給貧困戶張發明飼養,產下的兩頭牛犢價值15000元左右。

不僅如此,青林鄉養牛業的快速發展,還讓周邊的荒山變金山。原來,青林鄉把25度以上坡耕地全部退耕還林還草,25度以下農耕地全域入股種植皇竹草、紫花苜蓿、黑麥草等牧草1萬畝。農戶負責施肥、收割等日常管理,牧草收割后,按照300元/噸進行收購,不僅解決了農戶流轉土地后無地可種的難題,還充分調動了群眾的脫貧積極性,社會效益突出。

為將產業做大、做強,目前青林鄉擬建設屠宰加工廠,建設牛肉產品電商冷鏈物流交易平臺1個,可年屠宰肉牛羊2萬頭(只),可年產肉干制品、生熟肉等產品2000噸。同時,組建了一支懂技術、有經驗的技術服務隊伍,現有管理人員、生產技術員和主管獸醫等專業技術人才20人。據悉,這個占地約為230余畝,主要以西門塔爾牛為主導進行自繁自養養牛基地,預計實現年產值3億元,帶動1000個貧困戶人均純收入超過1萬元。

 

實習編輯:于婷婷

陜ICP備13005735號-1 農業科技報社版權所有 聯系電話:029-87031703 m.kolcatapizz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