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05 16:04:00
地膜覆蓋有效地提高了干旱、半干旱地區的水資源利用率和糧食生產能力,但農田殘膜污染問題也變得越來越嚴重,各地在“白色污染”治理方面總結出值得借鑒的經驗。
江蘇:試用秸稈地膜覆蓋插秧技術
近日,在江蘇省邳州市新河鎮袁場村,全省開始嘗試利用秸稈地膜覆蓋插秧技術為稻田鋪“紙”,讓袁場村有機稻米基地的稻子“與眾不同”。
此次插秧用的地膜,并非一般的塑料地膜,它是用秸稈制作而成的全生物降解地膜。據了解,利用插秧機將秧苗與秸稈地膜一同鋪在稻田地里,能夠給水稻生長提供足夠的溫度,保護秧苗;60天左右,地膜紙就可以自然降解,還原于田地里,可以軟化土壤,并提供一部分肥力;同時地膜還添加了一些生物菌劑,能發揮有機肥的作用,保持住水分。
新疆吉木薩爾縣:大力推廣可降解地膜
近年來,新疆吉木薩爾縣老臺鄉在地膜覆蓋種植作物的行政村以發放地膜回收補貼,實現農戶使用地膜零投入的方式,推進廢舊地膜污染治理工作,力爭覆膜農田100%完成廢舊地膜污染治理目標。
近年來,吉木薩爾縣通過加強宣傳,充分利用電視、廣播、網絡等媒介廣泛宣傳可降解地膜的優良特性,通過張貼告農通知書、召開座談會、舉辦現場會等方式,多層次、多渠道、多角度進行廢舊殘膜回收宣傳發動和培訓,營造推廣使用可降解地膜的良好氛圍。(綜合)
實習編輯:于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