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21 09:00:49
農業農村部實施農村產業融合四大行動——
一二三產業融合讓“1+1+1>3”
“鄉村產業振興必須把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作為根本途徑。”農業農村部農產品加工局局長宗錦耀近日表示,農業農村部近期先后印發了4個通知,大力實施農產品加工業提升行動、鄉村就業創業促進行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升級行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推進行動。這四大行動是推進鄉村產業振興的重要舉措。
強化產業支撐融合
農產品加工業是連接工農、溝通城鄉的產業。然而,我國農業總體還是千家萬戶搞生產、千軍萬馬搞流通。總體看,農產品加工業仍然大而不強,與城鄉居民不斷升級的消費需求不相適應,加快提升農產品加工能力迫在眉睫。
針對以上短板,國務院辦公廳專門發文,對農產品加工業發展作出系統部署。此后,在多部門推動下,農產品加工業的扶持政策取得實質性突破。在財稅方面,落實增值稅抵扣政策和所得稅優惠政策,將農民合作社興辦加工流通列入農業擔保體系支持范圍;在金融方面,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為農產品生產、收購、加工、流通等各環節提供多元化服務;在用地用電方面,城鄉建設用地要重點支持農產品初加工,農產品初加工用電執行農業生產用電政策等。
沒有加工的農業永遠是弱勢農業。宗錦耀說,實施加工業提升行動的目標是,力爭到2020年,產業規模持續擴大,加工業轉化率達到68%,規模以上主營收入年均增長6%以上,農產品加工的比值由2.2∶1提高到2.4∶1。
創業創新促融合
農業農村部農產品加工局副局長潘利兵說,有了創業創新的“好種子”,還得有能讓種子生根發芽的“好土壤”。針對農村“雙創”的痛點,此前,國辦印發文件,推出了金融服務、財政支持、用地用電等8個政策大禮包。此后,各地做了更多探索。有的把現有的支農資金向返鄉下鄉人員創業創新傾斜,給予政策性貸款授信;有的建設創業孵化基地、服務平臺,為創業提供“孵化器”;還有的制定“候鳥回歸”計劃、開展“春風行動”等。
完善機制帶融合
如何更好扶持農村產業融合?宗錦耀表示,要大力推進利益聯結機制創新,讓受益者不僅是“老板”,更要有“老鄉”。應堅持“基在農業、惠在農村、利在農民”原則,以農民合理分享產業鏈增值收益為核心,延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完善利益鏈,增強產加銷的互聯互通,形成多業態打造、多主體參與、多機制聯結的農村產業融合發展體系。 (據《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