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20 09:48:00 農業科技報全媒體記者 曹冰清
有機營養枕成為農業“雙創”的一個亮點(資料照片)
隨著國家“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深入推進,一大批農業農村創業創新人員投入到現代農業和新農村建設中去,這為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楊凌示范區“雙創”大軍中,農業農村創業創新人員帶著夢想、帶著情懷涌入農業領域,為農村注入了新鮮血液,激發了農村發展新動能。
職業農民農村創業新動能
在楊凌職業農民創業創新園的新式大棚里,職業農民馬新世正在向來自全國各地的參觀者介紹“楊凌3+2技術”——大跨度雙拱雙膜保溫大棚技術、袋裝基質有機栽培技術、設施蔬菜水肥一體化灌溉技術、設施蔬菜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植物碳基營養肥料技術。這里的黃瓜、西紅柿等蔬菜不是直接種在土里,而是種在一個長約40厘米、寬約20厘米、高約15厘米的“枕頭”里。“枕頭”里面裝的是楊凌職業農民馬新世發明的植物生長營養有機物質。他命名為“有機營養枕”。
“有機營養枕種植是解決土壤有機質缺乏和土壤連茬種植障礙等問題的。”馬新世向參觀者介紹他的營養枕。這個占地518畝的創業創新園是由5位職業農民聯合創建的合作社聯合社。今天的農民早已從面朝黃土背朝天、出水兩腿泥、靠天吃飯的傳統形象升級成一個體面的職業——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
農業農村“雙創”是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金鑰匙,這把金鑰匙就掌握在“新農人”手中。楊凌示范區“新農人”雙創中除了職業農民創新創業,也涌現出一批有夢想、有拼勁、有技術、有理念的大學生創業者,他們耕耘在遼闊的大地上。
大學生創業為楊凌注入新血液
近日,記者見到了把蘋果賣的很好的大學生田義,利落的短發,簡單的棒球服,很難把眼前這個瘦瘦小小、笑容燦爛的小姑娘和“創業公司CEO”這樣的身份聯系起來。 這位從重慶來到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讀書的姑娘田義,求學期間從蘋果銷售做起,只身前往偏遠縣區,走過大大小小無數果園。2016年4月,田義成功組建團隊正式成立了楊凌農加電子商務有限公司。
談起楊凌,這位重慶姑娘贊不絕口,她說:“楊凌的營商環境非常好,盡可能為我們提供便利,我們公司的營業執照用了3天時間就辦理下來了。領導對我們創業公司也很關心,經常主動找上門,給我們提供更多的客戶資源。”
“政府把能提供的硬件資源都提供了,在楊凌創業,只要自己肯努力,肯定能有收獲。”田義說。
如今的楊凌活力迸發,處處奔涌著創新創業的滾滾熱潮,通過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圍繞打造農業特色鮮明的“全域化”雙創基地,一條條優渥的政策像一塊磁石,吸引著全國各地的創業者紛至沓來,楊凌也成為大學生創新創業施展才華的廣闊舞臺。
平臺搭建助力“雙創”起航
近年來,示范區基本建成職業農民創業創新園、富海工業園加速器、創業工場、現代農業精準扶貧創業園,加快建設種子產業園、農產品加工園、電子商務產業園、農業創意與研發設計基地等專業孵化平臺,啟動了小微文化企業孵化基地建設,新增孵化載體面積近30萬平方米,孵化面積達60多萬平方米,搭建起面向大學生、職業農民、被征地農民、返鄉人員等各類創業孵化基地。
目前,示范區獲批國家級眾創空間3家、星創天地2家,被科技部認定為“創業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創業鏈條孵化建設示范單位,工信部“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一個個創業項目在楊凌破繭成蝶,成為楊凌經濟發展新引擎。
編輯:任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