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14 11:42:06
編者按:農房和農地是農民財產的核心,但全國卻至少有7000萬套農房和3000萬畝宅基地處于閑置狀態。大量農房和宅基地閑置,任其破敗是一個巨大的浪費,利用起來則是一筆巨大的財富。如何將農地和農房這些核心財產變成農民的稱心財富?互聯網模式下“共享住宅”的推出,不僅盤活了閑置的農房,還使美麗鄉村成為“來了就還想再來的地方”——
“以前就來村里玩過,覺得這里風景美空氣好,白天摘藍莓、品鮮果,最大的遺憾是沒有住宿的地方,玩上大半天就得返回城里。以后好了,晚上可以住‘共享房屋’,倚著小橋聽著流水賞月品茶、看滿天星斗,享受愜意的鄉村生活。”6月2日,在湖南長沙市岳麓區蓮花鎮桐木村“共享住宅”里,長沙市民張莉正帶著一家人在這里歡度周末。
一面是能吸引游客卻留不住游客的困擾,另一面則是游客想體驗鄉村生活卻只能離開的遺憾,這曾經是桐木村發展鄉村旅游路上遭遇的難題。而這樣的難題正因為“共享住宅”的出現被破解。隨著鄉村振興的號角吹響,在“農地”深耕9年的土流網迅速將目光聚焦到“農房”上,運用互訪網思維創新推出“共享住宅”,以期盤活海量的鄉村閑置房屋。
始創共享農房:不讓農房閑置“閑”掉3500億租金收益
農村閑置房屋和宅基地有多少?據國土資源部等相關部門統計,全國農村至少有7000萬套閑置房屋,農村居民點空閑和閑置用地面積達3000萬畝左右,如果按照每套農房年租金5000元來算,那全國每年農村僅在農房方面的閑置浪費就高達3500億元。
大量農房和宅基地閑置,任其破敗是巨大的浪費,利用起來就是一筆巨大的財富。如何盤活用好這筆巨大財富?今年2月初發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給出了一個明確的答案:探索宅基地所有權、資格權、使用權“三權分置”,落實宅基地集體所有權,保障宅基地農戶資格權和農民房屋財產權,適度放活宅基地和農民房屋使用權。
沉睡的鄉村資本靠誰來喚醒?隨著城市消費者對鄉村生活的愈加向往,城市對鄉村農房的需求越來越突出。據公開資料顯示,目前鄉村旅游已達13.6億人次/年,收入高達4000億元,預計到2025年,鄉村旅游人次將達到30億人次,形成萬億元級市場。
城市的需求與鄉村的供應怎么對接?基于此,土流網始創“共享農房”服務模式,打造了旗下平臺“住宅在線”及其共享住宅APP,并成立了專門運營閑置農房的美麗新鄉村團隊,網羅了數以千萬套鄉村閑置農房資源,其中不乏整村的優質資源。美麗新鄉村團隊不斷挖掘農村閑置房屋資源,對接城市對田園生活的向往,其微信公眾號不時發布北京、河北、湖南、海南等全國多地閑置農房的供需信息。
探索互贏模式:讓“地主、房主、玩主”共享鄉村新農房
農村宅基地“三權分置”的國家政策如何落地?關鍵是要發揮市場化服務的主體作用,建立合理的利益聯結機制,達到多方共贏的目的。因此,積極推行市場化服務,將政策紅利轉化為農民的財產收益最關鍵。
為此,土流網針對農村房屋的基礎服務應運而生:面向農村提供閑置農房改造、老舊宅基房翻建及高級帳篷制造搭建、在線資源對接、房屋資源共享銷售等服務。如果你的閑置農房想要改造出租,會有專門的人員幫你進行規劃設計、裝修改造;住宅在線網站、共享住宅APP幫助你實現各類房屋資源及配套的供需對接;共享住宅APP及OTA在線旅行平臺,還會幫助改造過的閑置農房實現在線預訂、短租、掃碼入住的分時共享度假。
其中,最搶眼的莫過于美麗新鄉村對閑置農房的盤活。在這個模式中,擁有宅基地的“地主”——農民,盤活了閑置農房的財產權,資本方的“房主”充分利用了經營權,來鄉村休閑旅游的“玩主”獲得了美麗鄉村的“享受權”,實現多方共贏。
北京懷柔區九渡河鎮花木村80后小田便是這一模式的受益者之一。“今年的‘五一’小長假,我們最高房價達到每晚2580元,而且早在放假一個半月前就被全部預訂一空。”小田告訴記者,自家老院子從閑置到“走俏”,得益于美麗新鄉村團隊的盤活,使老院子煥發出新生機。
城里人跟農民不是交換,而是融合、連接,形成共同機制,讓投資方享受經營權收益,讓城市消費者“不擁有鄉村房產,也能享受田園生活”。
提供全程服務:讓農民財產性增收能夠省心、省錢、省力
“通過提供各種服務,讓農民省心省錢省力,幫助農民提高收入,這是政府和各類社會服務組織踐行鄉村振興戰略的行為準則。”4月22日,在北京舉辦的全國首次“鄉村振興服務體系發會布”上,農業農村部農村經濟體制與經營管理司司長張紅宇說,要培養多元、融合、開放、共享、規范的新經濟組織,帶動億萬農民群眾在鄉村振興中實現共享、共贏。
為盤活村里的大量閑置農房,北京市平谷區山東莊鎮桃棚村打算將整村的閑置民房都交給專業平臺打造,引進資本發展民宿。
農戶自己改建農房一是成本高、投入大,二是改造后的房屋未必能滿足城市消費者的喜好。而通過“共享住宅”模式,不僅能享受建材的統一采購價,還擁有一流的設計裝修團隊和專業的運營團隊,達到改造農房“成本降下去、品質提起來”的雙重目標。
而對于鄉村旅游后發地區、農房改造意識相對薄弱的的一些地方,先撬動再帶動不失為可以嘗試的模式,例如土流網直接和岳麓區蓮花鎮桐木村等合作,利用閑置地塊設置裝配式住宅。這樣的住宅不僅外形美觀,而且方便安裝拆卸。游客只需通過住宅在線APP下單支付,便可掃碼入住,像使用共享單車一樣便捷。而當地農戶既可以參與投資、也可以成為共享住宅的管理員,實現增收。(據《農民日報》)
實習編輯:于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