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12 11:29:00
近日,中國新型肥料市場峰會在京閉幕。農業農村部規劃設計研究院能源環保研究所副所長張玉華在會上提出,推動新型肥料產業健康發展,需從生產、產品、市場等三個方面著手。
他說,生產上,良好的好氧堆肥過程可有效去除抗生素污染,添加生物炭、腐植酸、風化煤以及微生物菌劑可鈍化重金屬活性,減少臭味氣體,縮短發酵周期,好氧發酵設施環境可控,減少臭氣、粉塵外溢;產品上,要提升各工藝環節的穩定性,研發養分含量高、可機械化施用的專用生物有機、生物有機無機復合肥;市場上,應從政府層面加大對有機肥、生物有機肥等產品的宣傳,并加大市場監管力度。
“我國化肥農藥用量全球第一,然而總體利用率卻只有30%~35%,遠低于歐美發達國家。”張玉華介紹。會議透露,在化肥增效減量大趨勢下,新型肥料勢頭強勁,已進入健康發展的快車道。部分業內人士指出,肥料的新不僅體現在產品的宣傳、包裝等方面,也表現在產品的生產工藝和技術上,更表現在田間地頭推廣使用過程中的差異性上。
作為新型肥料中的重要一員,土壤調理劑近來發展尤其火熱。農業農村部耕地質量監測保護中心促進處處長馬常寶對此提出,土壤調理劑目前更多處于試驗使用階段,應建立使用技術規程。區域土壤退化問題類型不同、退化程度不同,必須因地制宜地開展大量的試驗示范工作,建立適宜不同區域的肥料使用技術規程,指導科學合理使用。此外還應建立科學評價方法,對于不同類型土壤調理劑制定有針對性的評價指標。(據《中國化工報》)
實習編輯:于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