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欧美另类,久久99精品久久久噜噜最新章节,北条麻妃久久99精品,欧美日韩中文在线,精品国产一级,a级特黄一级一大片多人,国产成人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1120180013

拔了窮根鼓了腰包綠了大地美了鄉村

威縣:構筑鄉村振興的“梨想”之地

2018-05-31 09:15:17    趙國華

威縣依托梨產業帶,連續舉辦三屆梨花節迷你馬拉松、半程馬拉松比賽。資料圖

昔日的沙荒灘涂,今日處處梨果飄香;過去貧瘠的土地,如今呈現出一片片經濟林、生態園的綠蔭。短短5年多時間,在河北省威縣西沙河流域曾經的沙荒地上,崛起一片壯觀的綠色海洋——13萬畝綠色A級梨產業帶。

威縣是國家扶貧工作重點縣,為推進綠色崛起,確保順利脫貧,近年來該縣縣委、縣政府打牢生態底線,積極探索出一條生態與經濟雙贏的梨產業化之路,精心打造鄉村振興、精準脫貧的重要產業支撐,構建起群眾致富“梨想”之地。

威縣地處河北省南部的黑龍港流域。這里多是鹽堿地,土地沙化貧瘠,生態環境脆弱,不適合種莊稼,村民多以種植棉花為生。2013年初,林果專家、河北省林業廳退休干部曲憲忠經考察發現,威縣轄區西沙河流域的沙質土壤非常適宜梨樹生長。為此,威縣把西沙河流域沙化土地開發作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戰略性舉措,邀來國內多位林果專家,實地調查、反復論證,最終確定在該縣西沙河流域建設打造梨產業帶,啟動了威縣“西部大開發”。

為提升梨產業發展水平,該縣專門成立了梨產業園區管委會,統籌土地流轉、農業招商、資金整合等工作。威縣還與河北農業大學合作,聯合建設河北省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威縣試驗站,并在相關村鎮配備了梨產業專職干部和技術人員。

威縣梨產業園區管委會總工程師劉明亮介紹,威縣在發展標準化梨園時,編制威縣綠色A級梨標準化生產“一標五規一方案”,制定“六個統一”“八大程序、三十道工序”等建園標準,從企業入駐開始,經過苗木繁育、起步建園、生產管理到包裝銷售、貯藏加工、市場物流等,都嚴格執行綠色A級生產標準化。

2017年6月,威縣成功發布了“威梨”區域公用品牌,榮獲省“十佳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十大林果地域公用品牌”和2017年中國果業扶貧突出貢獻獎。

時下,走進威縣袁家莊村的秋月梨園內,1000多畝梨樹長勢喜人,枝條上掛滿了翠綠的幼果,梨農正在抓緊農時給梨果套袋。

袁家莊村的耕地大多是河流沖積形成的沙土地,土壤瘠薄,一遇大風天,黃沙漫漫,因為貧困程度高,成為了縣里發展梨園的第一個村。村民袁運壯家是第一批響應者,他把家里7畝耕地經過土地流轉,租給梨園,每年可以領取每畝地1000塊錢左右租金。梨園建好后,騰出手的袁運壯和妻子又到梨園打工掙錢,僅工資兩人每年就可以收入近4萬元。同時,威縣實行“資本到戶、權益到戶、效益到戶”以及“龍頭企業+農戶”的利益聯結股份制扶貧模式。按每畝1000元補貼給流轉土地的貧困群眾,鼓勵群眾入股到龍頭企業,入股貧困戶每年都能得到一定比例的分紅。短短三四年時間,他家實現了脫貧致富,女兒也考上了理想的大學,日子過得蒸蒸日上,“能有今天的好日子,多虧縣里的‘扶貧梨’。”

梨樹種植讓袁運壯家過上了“流轉土地掙租金、入園打工掙薪金、入股分紅掙紅金”的“三金”生活,徹底擺脫了貧困。在威縣,受益于扶貧梨產業的貧困戶越來越多。

經過5年多的培育,威縣西沙河流域發展優質梨產業種植面積13萬畝,建成標準化梨園230個,引進陜西海升、河北龍集等龍頭企業60家,培育農民合作社110家,發展種植大戶(家庭農場)50家,2017年梨果產量3000萬斤,實現產值1億元。以西沙河流域梨產業帶為主要陣地,通過冷鏈物流項目,探索創新了“威梨模式”,帶動3萬多農民人均增收5000多元,近2萬人實現了穩定脫貧,推動了傳統農民向職業農民轉變。

“如今,樹多了,風小了,村莊美了,百姓笑了。”袁家莊村黨支部書記鄭繼奎說,村里還評上了美麗鄉村,沒事群眾到梨園里去轉一轉,就跟城里逛公園一樣。

威縣縣委書記安慶杰表示,通過打造綠色A級梨產業,威縣走出了一條平原縣林業發展的新路子,激活了現代農業崛起的新引擎,梨園不僅綠化了生態環境,還讓貧困群眾穩定脫貧。目前,威縣依托梨產業帶,投資2.5億元的威梨冷鏈物流園正在建設,已經連續舉辦三屆梨花節暨奔向“梨想”迷你馬拉松、半程馬拉松,吸引省內外游客近30萬人。威縣獲得“省級農業綜合標準化示范縣”稱號,全省果品強省現場會在威縣召開。目前,威縣正在規劃威梨小鎮、籌建梨博物館、世界梨博覽園,致力打造現代農業、扶貧開發、美麗鄉村、生態環境、鄉村建設融合發展示范區。

 

 

實習編輯:于婷婷

陜ICP備13005735號-1 農業科技報社版權所有 聯系電話:029-87031703 m.kolcatapizz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