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14 14:40:27
“一帶一路”大型網絡主題活動陜西站采訪團走進楊凌示范區。
西部網訊(記者 彭芬)經過21年的發展建設,被譽為“中國農科城”的楊凌已成為我國農業國際合作的一張“綠色名片”。隨著“一帶一路”建設的深入推進,楊凌以全球視野、世界眼光,扎實開展國際農業科技交流與合作,正成為現代農業國際合作的中心。
“以色列水肥一體化節水農業技術示范基地”項目實施后,灌溉用水量只有過去的1∕3。
以自貿區建設為契機 打造現代農業國際合作中心
2017年4月1日,中國(陜西)自由貿易試驗區正式掛牌,作為陜西自貿區三大片區之一的楊凌自貿片區,成為了全國唯一以農業為特色的自貿試驗區。
據楊凌自貿辦主任明濤介紹,楊凌自貿片區以農業科技創新、示范推廣為重點,通過全面擴大國際農業合作與交流,促進農業投資便利化、農產品貿易自由化,打造“一帶一路”現代農業國際合作中心,建設世界知名農業科技創新城市。
以色列和我國西部地區都屬嚴重缺水地區,在高效節水灌溉技術上以色列處于國際領先地位。在楊凌揉谷鎮太子藏村泉江農場,“以色列水肥一體化節水農業技術示范基地”項目占地300畝,由以色列工程師根據西北地區的地貌特點和氣候特征設計灌溉系統。
“我們的基地采用滴灌、微噴、大田灌溉技術和以色列公司的智能水肥一體化系統,用水量只有過去的1∕3。”項目實施方楊凌雨露節水綠化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吉建章說,從前300畝地進行人工灌溉需要6個人作業,現在只需要1名工作人員操作系統即可,大大降低了用工量。引進先進技術,對于解決西部干旱地區農作物豐產豐收、降低勞動強度有深遠的意義。
明濤表示,作為我國開拓農業國際合作的重要節點,楊凌自貿片區十分重視加強和拓展對外合作。其中,“1+3”農業國際合作平臺建設目前進展順利,已引進哈薩克斯坦國際一體化基金會、德國中小企業聯合會等6個國外機構入駐國際農業科技商務平臺。同時,在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美國分別設立了3個投資貿易服務中心,推動建設了中哈、中美等6個海外示范園區和中美、中以2個楊凌科技試驗園區,有力推動了農業領域對外合作的開展。
“一帶一路”大型網絡主題活動陜西站采訪團媒體記者采訪西農大留學生。
加快平臺建設人才培養 為農業國際合作貢獻“西農智慧”
當下,中國農業進入科技創新驅動時代,位于楊凌的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也積極發揮優勢,為“一帶一路”國家農業合作提供智力支持和科技服務。
2016年11月5日,12個國家的59所大學和科研機構響應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倡議,共同發起“絲綢之路農業教育科技創新聯盟”,西農大被推選為聯盟秘書長單位。西農大副校長羅軍介紹,聯盟以絲綢之路沿線國家間農業教育科技合作為核心,搭建合作平臺,創新合作機制,目前已開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
“我們還與以色列、匈牙利、埃及、俄羅斯等國積極展開育種技術、試驗研究等方面的合作,建立了哈薩克斯坦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科技園。”羅軍介紹,學校還先后派遣了一批專家教授參與埃塞俄比亞農業職業教育工作,執行援幾內亞比紹高級農業專家組項目,促進了各國農業教育科技深度交流、融通發展。
2007年至今,西農大先后招收了56個國家2000余名外國留學生,其中包括“一帶一路”沿線20個國家共382名高層次學歷生。正在西農大讀農業經濟管理博士的蒙古留學生陳菡告訴記者,未來將會把在西農學到的先進科研技術帶回國,推動蒙古農學專業發展。
“我們希望通過搭建平臺、科技合作、海外試驗示范園區建設、農業科技人才培養等多種方式,積極推動國際合作,為'一帶一路'農業創新和可持續發展貢獻西農智慧,提供西農方案。”羅軍說。
實習編輯:于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