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11 11:31:00 王朝陽 李煒
從立項到辦結,建設施工項目只需35個工作日;15大類315項辦稅事項“最多跑一次”;自助辦稅服務廳24小時不打烊;自貿大廳“5+2”周末無休幫辦……
在21年的沉淀和“量變”中,以“農”立區的楊凌,用它的“技術流”和“學術流”為中國農業貢獻著“楊凌力量”。步入新時代,面對“一帶一路”和自貿試驗區建設的新機遇,楊凌這座農科城如何搭上商業繁榮的“順風車”,駛入經濟發展的“快車道”?
“楊凌示范區將以十大行動方案為抓手,實施‘3631’方略,建設全省一流的法治化、國際化和便利化營商環境,全力打造‘楊凌優勢’。”5月4日,在楊凌示范區提升營商環境暨重點項目建設大會上,楊凌示范區黨工委主要領導說。
開展營商環境監測評價,實施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專項督查,楊凌正以“刀刃向內”的決心,全力打造全省一流營商環境,用改善營商環境為楊凌發展破題。
實施“3631”方略 營造一流營商環境
“產能高、成本低、品質好,憑借自主研發的生產線和技術工藝,2016年2月正式投產后,美暢新材的產品得到了市場認可。2017年,公司產能已超過779.8萬公里,年產值突破15億元。企業的快速發展,離不開示范區良好的環境、優惠的政策、高效的服務。”美暢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吳英說。
一個企業的興旺發達,需要地方大環境的支持,對企業而言,這個大環境就是營商環境。營商環境就好比一池“水”,企業就是“魚”,只有水質好了,魚才能健康成長。
今年5月1日,《陜西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正式施行,充分體現了陜西省強力推進營商環境建設的堅強決心。從中央到省上,都把提升優化營商環境作為重中之重來落實。
楊凌示范區是我國第一個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也是我國唯一的農業特色自由貿易試驗片區,對于楊凌來說,改善營商環境刻不容緩。必須把“魚”賴以生存的棲息環境打造好,排除阻力和束縛,讓“魚”活泛起來,讓入區企業解放生產力、煥發生機。
為打造全省一流營商環境,楊凌示范區積極實施提升優化營商環境十大行動,大力實施“3631”方略,以“金牌店小二”的服務精神,營造“審批最少、程序最簡、辦事最快、服務最優”的營商環境新“楊凌優勢”。
什么是“3631”方略?
“第一個‘3’是要通過優化提升營商環境,解放生產力、提高競爭力、增添新活力;‘6’是指工作的六個著力點,要破障礙、去煩苛、增便利、善創新、優配套、筑坦途;第二個‘3’是要強化組織領導、出臺和落實各項政策措施、嚴格督查考核三個保障;‘1’是要建設全省一流的法治化、國際化和便利化營商環境。”楊凌示范區相關負責人表示。
“你若盛開清風自來”。打造營商環境,最終目的是要聚企業聚人心,只有把自身的營商環境搞好了,已落地的企業才能安心留得住,更多的企業才能投資楊凌、集聚楊凌。
為了打造一流的營商服務環境,楊凌示范區先后實施了多項惠商政策。在破障礙、簡政放權、減少審批上,楊凌將一般建設項目辦理時限從全省要求的60天壓縮至35天,這在陜西尚屬首家;在減稅降費,降低企業成本上,楊凌竭力當好“五星級服務員”,大力推進“最多跑一次”和“一廳通辦”制度,堅持“馬上就辦,事不過夜”,以最快的速度、最高的質量推進工作落實,全力推進招商引資、重點建設項目、營商環境提升等工作取得新突破;在支持“雙創”上,對新業態、新產業健全包容審慎的監管制度,工商、質監、發改等審批部門創造條件助其成長,強化城市基礎設施配套,強化金融商貿、雙創、會展業以及文化產業的業務配套,要提升城區管理水平。
備戰絲博會 凸顯“楊凌優勢”
打造一流營商環境,還包括勇敢走出去,用開放包容自信的態度,向外界凸顯“楊凌優勢”,展示“楊凌魅力”。而一年一度的絲博會,無疑是向全世界推介楊凌的最佳平臺。
“這種設備我們稱作‘植物工廠’,它像一臺冰箱大小的‘家用電器’一樣,放在家中時尚又好用,更符合綠色發展理念,目前已經在西安各高檔酒店、商超供應,能夠滿足各年齡段人群需求。”陜西旭田光電農科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說道。該公司將作為楊凌的企業代表參加第三屆絲博會,展示植物生長柜等植物光電產品。
此次絲博會,楊凌厲兵秣馬,做足了“功課”。通過前期一系列的準備,截至5月10日,楊凌分團征集簽約項目83個,金額658.3億元。
近日,陜西東科制藥有限公司楊凌醫藥生產基地的中藥生產提取罐正在緊張地安裝中,辦公樓、宿舍樓土建工程也進入尾聲,這個去年絲博會上簽約落地的項目到今年7月就能進入生產調試階段,2019年正式投產后年產值可達15億元。
陜西東科制藥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韋宏介紹:“在項目的行政審批,配套的設施服務方面,我們都第一時間獲得了政府的支持,相信在這樣一個良好的環境下,我們企業的發展也沒有后顧之憂。”
像東科醫藥項目一樣,一批在上屆絲博會上簽約的項目,依托楊凌優質高效的營商環境,很快進入建設運營,去年絲博會上的合同履約率達62.5%。
“我們將借助本屆絲博會的東風,用審批最少、程序最簡、辦事最快、服務最優的新楊凌優勢,來促進簽約項目早開工、早落地、早見效。”楊凌示范區招商和投資服務局負責人表示。
立足新起點 書寫新時代新篇章
優質的營商環境事關楊凌長遠發展。面對新起點、新征程、新使命,唯有以更堅定的態度、更扎實的措施、更有力的辦法和更務實的作風,以壯士斷腕的勇氣和決心來優化和提升營商環境,才能使楊凌示范區在新一輪高質量、高速度發展中取得佳績。
引領和支撐旱區現代農業發展的“國家使命”和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的“國家戰略”,成為楊凌扛在肩上的重要歷史擔當。楊凌以農業科技創新、示范推廣為重點,以當好國家新一輪高水平改革開放的“試驗田”和創新驅動發展的“領跑者”為主攻方向,重點項目建設成果頗豐,制度改革創新顯現成效,對外開放格局初步形成。
在招商引資上,按照“大集團引領、大項目支撐、園區化承載”的發展思路,楊凌示范區堅持“招大、引強、建集群”的總體戰略,全力以赴抓招商、上項目、優環境,成功招引了步長制藥、濟川藥業、海利生物、美暢新材料、國泰拖拉機等一批產業帶動能力強、科技含量高、稅收貢獻大的大項目和好項目,為示范區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使命呼喚擔當、實干成就夢想。楊凌示范區黨工委、管委會始終把招商引資工作作為經濟發展的“生命線”工程常抓不懈。依托省級農產品加工貿易示范園區、生物醫藥產業園、農機裝備制造園等六大園區,以領導帶隊招商、產業鏈招商、駐點招商等方式進行招商,集聚了一批有優勢、有特色、帶動能力強的項目,金海口蹄疫疫苗、華電熱電聯產、LNG等一批打基礎、管長遠、增效益的重大項目建成投產。美國嘉吉等世界500強、德國薩諾等一批外資企業入駐。楊凌示范區和楊陵區分別在上海、深圳、新疆、北京、廣州、蘇州設立6個駐外招商辦事處,將原招商4個局與投資服務局進行了有效整合,設立了招商和投資服務局,形成了以專業招商隊伍為主的全員招商新格局。
截至今年3月底,楊凌示范區共登記有效市場主體14932戶,注冊資本總計462.7132億元,從業人員56656人。一季度新登記外商投資企業8戶,注冊資本2.04億元,新增數量相當于去年全年總和,同比增長了7倍,創歷年之最。
乘“一帶一路”東風,揚鄉村振興之帆,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的楊凌,在高水平農產品消費需求升級、科技研發轉化、國際產業合作、涉農產業集群、智慧休閑農業等方面蘊藏著無限的商機,開放自信的楊凌,將以“金牌店小二”的精神和服務,構建政策洼地和價值洼地,讓投資者在楊凌得到更好更快的發展。 (王朝陽 李煒)
實習編輯:于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