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色欧美另类,久久99精品久久久噜噜最新章节,北条麻妃久久99精品,欧美日韩中文在线,精品国产一级,a级特黄一级一大片多人,国产成人在线免费观看视频

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61120180013

綠色生態梯田,成為致富家園

2018-07-26 08:55:00   

龍勝各族自治縣旅游局

近年來,作為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的龍勝,以建設“中國生態旅游強縣、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為目標,結合桂林國際旅游勝地、廣西特色旅游名縣建設工作,樹立“全縣生態大景區,旅游扶貧一盤棋”理念,深入開展鄉村旅游精準扶貧工作,逐步探索出一條生態、旅游、扶貧“三位一體”的發展路子。發揮典型示范作用,培育農旅“兩棲農民”

平安村地處龍勝縣龍脊鎮東北部,位于龍勝梯田風景名勝區內,全村共有8個村民小組,186戶、833人,98%以上人口為壯族。2015年底精準識別還有貧困戶22戶83人,貧困發生率為9.78%。

平安村在政府引導下依托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和民俗文化優勢,調動全村群眾的積極性大力發展鄉村旅游,通過優化旅游發展環境、加強旅游宣傳促銷、完善旅游基礎設施、調整旅游產業結構等措施,做大做強全村的旅游蛋糕。隨著旅游產業的不斷發展,平安村越來越多的群眾開起了農家旅館、農家飯店,從事導游、景區協管、接待住宿、銷售土特產、制作手工藝品等旅游服務的群眾也越來越多,村集體經濟積累和群眾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平安村也成為了遠近聞名的“旅游致富村”。2017年全村接待游客48.9萬人,旅游門票收入分紅和耕種補貼達280.65萬元。如今,平安村的村民變成了“扛著犁耙種田地,唱著山歌搞旅游”的“兩棲農民”,脫貧致富奔小康的道路越走越寬廣。

平安村的變化是龍勝各族自治縣開展鄉村旅游扶貧的縮影。借助“世界梯田原鄉”的資源優勢,大力實施旅游扶貧,龍勝各族自治縣把梯田農耕文化、民族文化、良好生態推向旅游開發第一線,通過加強黨委政府領導、優化全縣整體規劃布局、統籌綜合管理、突出特色挖掘、強化旅游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一體化營銷推廣,積極引導群眾發展生態旅游,使全縣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加大基礎設施投入,完善旅游服務功能

為了推動鄉村旅游產業轉型升級,實現旅游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轉化,龍勝按照全域旅游發展的要求,對縣內旅游資源進行了新的規劃,將全縣作為一個大景區來建設,按照“旅游一盤棋”來發展,致力于把龍勝建成“綠色生態家園”。龍勝結合本地的養生、農耕、民俗、鄉土等特點,結合新旅游七要素“商、養、學、閑、情、奇、文”推進旅游產品體系構建,推動農耕文化游、節慶活動游、休閑度假游、鄉村體驗游、生態森林游、健康養生游等旅游產品的發展,加大旅游商品的開發力度,迎合鄉村旅游市場變化,提供符合游客多樣化需求的有效供給。

近年來,龍勝通過龍脊創5A基礎設施提升工程、全縣生態旅游扶貧大環線、鄉村旅游富民工程、旅游廁所革命、紅色旅游發展——長征驛站打造等項目的建設為抓手,不斷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累計投入5億元用于提升全縣旅游基礎設施、公共服務水平。新建了一批高標準的觀景平臺、停車場、旅游集散中心、咨詢服務中心、標識標牌、景區寨門、旅游步行道等,新建和改造旅游廁所49座,公共服務設施得到有效改善。

強化宣傳策劃營銷,提升品牌價值影響

為了有效整合全縣旅游宣傳力量,龍勝安排了專項的旅游宣傳資金,重視傳統和新興媒體陣地建設,整合資源重點,打造“世界梯田原鄉、多民族生態博物館、中國紅玉之鄉、有機食品大園區、康壽養生勝地”五大特色旅游品牌。同時,龍勝通過大力宣傳風光風情和開展“龍脊梯田文化節”、“開耕節”、“紅衣節”、“祭薩節”、“紅糯節”等一系列民俗節慶活動,吸引了社會各界人士前來采風和拍攝,進一步帶旺了龍勝旅游,拓展和鞏固了客源市場。

挖掘特色整合資源,因地制宜發展旅游

通過景區景點、特色村寨、旅游產品及旅游商品的開發,龍勝成功探索出了符合當地實際情況的鄉村旅游扶貧開發模式。

一是民族文化旅游扶貧模式。該模式以挖掘龍勝民族文化為核心,整體推進龍勝內民族村寨的旅游基礎設施建設,打造民族文化服務項目和體驗產品,涌現出了以黃洛瑤寨、細門瑤寨為代表的一批民俗文化旅游村寨。黃洛瑤寨是龍勝境內開發成功的典型民族村寨,該寨以“紅瑤長發”文化為核心,打造出了原生態的長發歌舞表演、長發洗護產品、農家特色餐飲住宿、民族紀念品等,已經成為發展民族文化旅游的典型代表,2017年接待游客50萬人次,僅歌舞表演一項就分紅200余萬元。

二是龍頭企業帶動發展扶貧模式。以龍頭企業對旅游景區進行整體包裝,統一管理,統一運營,群眾集體入股或參與等方式進行合作。龍脊景區由龍脊旅游公司統一經營管理,對景區梯田農耕文化、民族文化進行開發,景區群眾服務于旅游開發,享受門票分成,還通過開發特色服務項目獲取收益。2017年,龍脊景區接待游客達到280萬人次,景區內群眾直接分紅超過1000萬元。

近年來,旅游景區發展的輻射效應不斷加大,景區從多角度為周邊非核心景區群眾創設了多渠道的就業機會。發動當地群眾開展導游服務;讓群眾從事抬轎和背包服務,打掃景區衛生、管理景區秩序等;鼓勵群眾開發銷售羅漢果、紅薯等土特產、民族刺繡產品等旅游產品;鼓勵周邊群眾為旅館飯店種養、提供土特食材。讓群眾通過自已的勞動,從參與旅游中得到實惠,有尊嚴地獲得持續穩定的收入。

如今,隨著龍勝旅游知名度和美譽度的不斷提升,年接待游客不斷上升:2016年,龍勝共接待游客647.57萬人次,旅游總收入達到66.58億元;2017年,龍勝共接待游客777.36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83.38億元。隨著龍勝旅游的發展,鄉村旅游直接從業人員已達2.5萬人,間接從業人員達5萬人,越來越多的群眾在旅游帶動下走上了脫貧致富的道路,鄉村旅游扶貧也在全縣的脫貧攻堅工作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實習編輯:于婷婷

陜ICP備13005735號-1 農業科技報社版權所有 聯系電話:029-87031703 m.kolcatapizza.com